导言

1年前还是区块链、金融科技的先锋,每股盈利0.79元的优等生。1年后却突然暴出近百亿商业保理业务逾期,净利润巨亏115亿元,披星带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面临退市风险。*ST易见怎么了?是商业保理带坏了上市公司?还是资本市场玩坏了商业保理?

01、区块链第一股
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易见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600093,现名*ST易见,以下统称易见股份),前身是禾嘉股份,原本主营业务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销售,以及机械阀门制造。1997年上市后一直业绩平平,营业收入从1997年的6500万元增至2012年的4.27亿元,净利润始终维持在数百万至两千万元之间。

2012年,云南煤老板看上了禾嘉股份。当年6月份,九天控股以3.17亿元对价获得禾嘉股份23.57%的股权7600万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015年7月份,禾嘉股份又定增再融资48.48亿元,九天控股以20亿元认购其中的3.3亿股,持股比例由23.57%提升至36.17%。同时还引进了认购出资逾23亿元的滇中集团、云南省工投、云南国鼎等3家云南地方国资企业。

按照定增方案,禾嘉股份要把这近50亿元的资金花在两个新业务的布局上:一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的供应链管理平台项目,二是商业保理项目。

2017年4月份,禾嘉股份名称变更为易见股份,并发起设立区块链投资基金,表示要让区块链技术更好地服务主业。自此,更名之后的易见股份被称为“区块链第一股”。

02、玩转供应链商业保理
根据易见股份2017年年报披露:

本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供应链管理和商业保理业务。公司与IBM联合开发的“易见区块”系统于2017年4月部分投入商用,主要服务于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商业保理业务,同时为部分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投融资提供服务。

(一)供应链管理业务

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集中在控股子公司云南滇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和全资子公司贵州易见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模式是基于区域内具有强信用的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服务。经营模式主要是为客户提供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物流和资金流的加速流转,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参与各方的经营效率,实现共赢。

(二)商业保理业务

公司的商业保理业务由控股子公司深圳滇中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和霍尔果斯易见区块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其主要从事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及催收、金融信息咨询服务等业务。经营模式主要是协同供应链管理业务为供应链上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销售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及管理和催收、风险控制等综合金融服务,收取保理利息和保理服务费。

供应链管理果然大显神威,易见股份2015年年报披露:实现营业收入52.71亿元,同比增长1202%,实现利润总额4.56亿元,同比增长929.74%,实现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894.03%。

其中,供应链管理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14亿元,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91.33%。此时的商业保理业务则刚刚起步,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2.57%,实现净利润7510万元。

2017年,更名之后的易见股份,业绩更是一路狂飙,易见股份收入规模从2014年的4亿元增至2017年的160亿元,增长了40倍;净利润则从2014年的3500万元左右,跃升至2017年的12亿元,增长了34.3倍。

其中,保理业务发生额80亿元,利息收入5.3亿元,净利润2.3亿元。保理业务主要分布的行业:房地产21.2亿元,商贸31.4亿元,焦煤钢16.1亿元,制造业6.8亿元。

到了2019年,保理业务发生额更是达到了114.4亿元,利息收入11.8亿元,保理的毛利率达到73.35%。

03、年报的“集束”炸弹
4月30日本来是年报的公布的最后期限,可是易见股份2020年的年报直到7月6日才终于面世,不过,结果再也不是股民期待中的高速增长,而是一颗地地道道的“集束”炸弹。

首先,主审易见股份的天圆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因此,对于易见股份2020年财报无法发表意见。

其次,2021年5月14日,易见股份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如果最终被中国证监会认定构成信息披露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易见股份股票将可能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且可能面临投资者诉讼的风险。

第三、易见股份收到前控股股东九天控股来函称:截止2021年6月20日,通过公司的四家客户对易见股份及子公司构成资金占用共计42.53亿元(未含资产资金利息)。

第四、报告期内公司应收保理款项出现大范围逾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逾期的供应链保理本金为30.4亿元;至审计报告日,逾期的供应链保理本金为40.5亿元,逾期的房地产保理本金为53.7亿元。两者合计逾期金额高达近百亿。并且对供应链保理计提坏账准备29.9亿元,对2020年新增的应收房地产保理款53.4亿元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第五、易见股份2020年度在对外支付供应链业务款项时,部分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截至2020年12月31日,预付账款余额为45.5亿元,易见股份计提了坏账准备34.2亿元。

第六、报告期内,易见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97.1亿元,利润总额-12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5.2亿元,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34.8亿元。

04、天灾还是人祸?
易见股份年报的集束炸弹抛出来之后,自然是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矛头不约而同指向了易见股份的前实际控制人。

就在7月10日,易见股份发布公告,就部分前任高管涉嫌违法犯罪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昆明市公安局已经受理。

网络上,深挖易见股份前实际控制人如何套现,如何挤占上市公司资金资源的文章更是连篇累牍。目前,虽然谜底尚未揭晓,但是,公司高管与外部利益内外勾结,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可能性几乎可以确定。

根据易见股份年报披露,2019年超过1年以上的保理业务只有100万元,没有逾期和坏账。然而,仅仅1年之间,突然出现近百亿的逾期,计提了80多亿元的坏账,究竟发生了什么?

05、管中窥豹
从易见股份7月3日发布的《2020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4个重大缺陷,我们大体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一)保理业务的基础资产审核控制存在缺陷

1、2020年6月,易见股份子公司霍尔果斯保理公司与A公司下属 21 家项目公司的供应商签订了商业保理合同,受让上述供应商对 A项目公司的应收账款并支付了 25.3亿元保理款。

霍尔果斯保理在审核受让的应收账款真实性时,仅获取了A项目公司与其供应商签订的施工合同、合同进度款支付确认书、请款函等相关资料,未见对与上述应收账款形成有且经过 A项目公司、供应商(施工单位)、监理等多方盖章确认的形象进度确认表进行审核的记录,获取的基础资产形成相关的资料不完整。

2、2020 年 5月,霍尔果斯保理与B公司签订了应收账款保理合同,受让B公司商品房销售应收账款,并支付了12亿元保理款。霍尔果斯保理在审核受让的应收账款真实性时,仅取得用于保理的应收账款资产清单,以及部分《商品房屋买卖合同》,对相关基础资产进行审核时,未将其中到期日早于保理合同签订日期的应收账款剔除,未见对全部《商品房屋买卖合同》进行审核的记录。

二)保理业务相关内控未得到有效执行

公司 2020 年投放的保理款项自7月起出现逾期情况 ,截至审计报告日,逾期的保理本金为 98.8亿元。公司存在大额逾期或即将逾期的保理款项,但公司未按照保理业务管相关内控规定,及时执行相关风险评价,及时上报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催收、追偿,应收保理款项回收风险有加大迹象。

06、玩坏了商业保理
从目前可见资料的情况看,易见股份的问题大体可以归为以下几种:

1、内部管理人员有意为之,这是出于私利损害公众利益行为,这些人需要为此付出刑事罪的代价。

2、风控制度、业务流程存在漏洞,在不具备大规模开展保理业务能力的情况下,迅速大规模开展保理和供应链垫资业务,出现风险则是必然的。

3、即使是不完善的风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在实操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4、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存在严重问题,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5、商业模式的深层问题,把供应链管理做成大额垫资业务,把商业保理做成简单粗暴的贷款业务,是对这两种业务商业模式本质的误解和误用。

写在最后

国内A股市场上,炒作商业保理概念的上市公司,从中植资本的瑞新高材、法尔胜,到红岭创投的三元达,到中科创的禾盛新材,再到本文剖析的易见股份,都没有得到善终,细思极恐。资本市场把商业保理当作圈钱的工具,作为保理的从业者要引起足够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