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航空公司相继发布2025年7月运营数据。数据显示,租赁仍是其飞机引进的主要方式。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合计运营935架飞机,自有417架,融资租赁224架,经营租赁294架。其中,C909共计35架,C919尚未披露具体数量。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合计运营950架运输飞机,自有356架,融资租赁273架,经营租赁321架。其中,C909共计40架,自有1架,融资租赁33架;C919共计5架,全部通过融资租赁引入。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合计运营814架飞机,自有374架,融资租赁241架,经营租赁199架。其中,C909共计27架,自有15架,融资租赁12架;C919共计11架,自有4架,融资租赁7架。

  三大航司历年飞机保有量及结构占比

  近九年,三大航司的飞机保有量持续增加。从机队引进结构看,2025年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仍是三大航空公司扩张机队的主要方式,占比57%。近四年间,租赁结构呈现动态变化:2022年以来融资租赁占比呈下降趋势,2025年趋于平稳;经营租赁比例稳定在30%-33%区间;自有飞机占比则持续上升。

  根据Cirium(睿思誉)的数据,自2021年以来,飞机租赁在全球航空运营市场中的渗透率(按机队规模计算)保持在50%以上,最高峰值是2022年中期的52.4%,2024年为51.5%,略有下降。

  飞机租赁作为航空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为航空公司提供灵活的资金来源,缓解现金流压力,还有助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成为航空公司应对市场波动、实现稳健发展的核心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