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碳”目标:新能源融资租赁的市场、模式与产品”平行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由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三部总经理助理王俊主持,上海申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一翔、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翊、上海市申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袁雯卿律师作为发言嘉宾参与了本场讨论。
  
  讨论嘉宾分析,新能源市场涉及到四个业务场景就是产、输、储、用,市场空间非常大,但目前行业竞争也很激烈。面对内卷的压力,租赁公司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找差异化赛道,另一方面需要做些颠覆式的创新,比如业务端关注氢能等新市场,资金端关注绿色融资新政等。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中电投融和租赁王俊 (主持人)
  
  尊敬各位领导同行业的伙伴上午好,我是中电投融和租赁的王俊,我主要负责能源电力、公共事业这两个业务板块市场开拓的工作。
  
  我觉得最近租赁行业比较热的词是“内卷”,我们今天主要讨论一下应该如何应对内卷。
  
  最近国家主要是发布了两个顶层设计的政策,第一个是共同富裕,也是在国家贫富差距系数超过1.4背景下提出的。第二个是3060。有人统计过,要实现3060大概花多少钱?就是要实现碳中和,大概花260万亿,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今天也是非常高兴邀请到各位专家来听一听他们对新能源行业融资租赁的看法。
  
  首先请高总。
  
  上海申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一翔
  
  说到新能源,这个行业现在肯定是非常的大,国家能源局有一个规划,到203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要从目前的12.7%提高到25.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0%,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每年这种新能源装机量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除此之外,有一个氢能联盟有一个预测,到2035年整个中国氢能产业总产值到5万亿,光从这两个数字来看,其实新能源容量非常大。结合租赁,因为新能源场景涉及到业务场景,我总结下来就是四个:产、输、储、用。
  
  第一个是生产。最常见就是电站的建造,包括上下游组建,各种生产方面。
  
  第二个是运输。电可能占比小一点,氢能要考虑输送的储罐、输送的管道。
  
  第三是储能。现在很多新能源的路条都需要备储能上去。
  
  第四是用户端。包括现在的融和换电重卡也非常有名。
  
  首先行业非常大,其次应用场景多。第三模式已经很成熟了。为什么呢?新能源,新在能源的类别上,而从这个业务品种来说其实很传统,无外乎直租、回租、经营租赁,以及做一些C端业务,这些东西换汤不换药,模式很成熟。
  
  大家可能觉得新能源是顺理成章的一片蓝海。我今天想泼一点冷水,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容易,因为我感觉到这个行业很大,但是真正租赁能够进去有多少?我觉得是大打折扣的,特别是这两年明显感觉到竞争压力,最早我们做的电站,IRR最少可以做到7,但是现在这两年跌得惨不忍睹,开始为达到4而奋斗,这个4都有点撑不住了,各方的竞争都很激烈。
  
  竞争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资产端。原来各个地方政府还没有意识到,所以当时拿到路条资源相对容易。现在特别是今年,各个地方政府把这个当成一个宝,需要更多的条件。你要拿路条需要配备更多产业资源,能不能给当地带来制造业,为园区产业赋能,能不能带来一个风机的配套厂,或者储能的配套资源。这个要求提上去,等于收购方的成本大幅度的上升。尤其和地方国企比较,央企政治性更高一些,相对来说会更加不惜成本来拿资源。国有企业今年明显拿资产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国企在盈利性方面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就资产端而言现在明显难。
  
 第二个是资金端。之前央行出台了绿色支持政策。刚看到这个政策我非常开心,终于有资金可以支持我了,结果仔细研究发现这个只给银行,别说商租,金租都拿不到,一下子助力我的东西变成了竞争对手的助力,很多银行拿着1.75%的资金成本抢生意。银行对于资质好的新能源电站的价格都已经突破了4%的这一档次了。这样的资金价格对我们造成的压力非常大。我原来觉得租赁行业有比较大的空间,现在觉得这个空间压缩地越来越少。
  
  话分两头说,还是以发展眼光来看,因为电站这块可能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还是有些新领域许多的银行没有介入,因为银行风险尺度比较严,很多新板块目前银行还没有进去,我们的租赁是不是可以考虑。就比如说氢能今年发展非常快,我们申能集团在氢能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气,以氢能车为例,柴油车四五十万,但是氢能的重卡在150、160万,这个要翻一倍,没有补贴根本做不了,而且迭代也很快,所以这个市场,如果租赁要进入的话,对风险的把控提了很高的要求。但我们需要提前布局,因为租赁不能跟在银行后面,跟在银行后面根本没有活路。
  
  我有一个切身体会的例子,原来一年前,我还是一个坚定的新能源车的排斥者,有里程恐慌,结果没有想到半年之后我买了新能源车,开到现在不错,这就是观念的转变,所有事情都有发展过程,得预先布局,不然等到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来不及了。
  
  总结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是新能源产业量很大,可以做得很多,但是各家租赁公司真正要做的话,不要盲目得做,首先考虑下自己的资源禀赋,看一下自己在哪方面有优势,在资金方面还是在资产运营管理方面,还是在投资方面。只有发现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从这个地方入手,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再来参与,会比较稳妥的。如果你就看到这个火,也不管自己的优势,就一头冲进来,我估计多半几年之后一地鸡毛。谢谢大家!
  
  中电投融和租赁王俊 (主持人)
  
  下面邀请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林总,因为碳交易目前比较火,听一下您这方面的见解。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翊
  
  先简要把碳市场情况做一个介绍,碳市场从《京都议定书》以后,成为应对气候问题解决的方式。这个实际上在全球很多国家都用了碳市场的机制,包括欧盟,咱们国家试点碳市场,是从11年开始做准备,13年的时候国家启动了碳市场试点的建设,天津跟上海一样,基本上是第一批七家里面的成员。天津2021年实际上做到全国总量第二,12月7号,突破了6000万吨,基本上上半年5月份的时候,就完成了20年的总量,20年又是19年的13倍,所以碳市场的这种活跃度,包括重视程度大家也都可以看到。
  
刚才几位老总也提到了融资租赁,提到了绿色能源、新能源包括内卷。其实商业的本质在于解决问题,在于创造价值,对抗内卷我感觉非常好的一个模式是实现差异化的发展,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我感觉很多租赁公司现在的模式也是符合咱们国家现在1+N体系里面明确提到的全面准确和完整落实新发展理念,这里面也做了很多产品方面的组合和布局。对抗内卷和降低风险,这两个事我感觉是不矛盾的,尤其是在碳市场领域,碳市场有特别明确的机制叫MRV机制,要有监控,有报告和核查的机制,要开发碳的资产,形成商品才能到市场上交易。而市场实际上有价格发现的机制,然后定价。
  
  所以这里面核心的要素实际上是数字化,一定要有数据,如果没有数据的话,后面所有的工作实际上是不能完成的。数据对咱们融资租赁包括风险的降低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趋势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双碳视角上看一下新能源的平价,现在感受到发电侧的平价,核心要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改革。所以第一个平价是发电侧,第二个平价是在于需求侧电力化,以及需求侧的储能的平价。再有可能就是发电侧的一些传输技术,以及储能技术的平价。第四个我个人觉得是氢能。我们接触到大量交通运输,包括物流行业的公司,包括与一些同行做一些交流。他们也有这方面的考虑,现在公路正电力化、去碳化、氢能化,未来像15吨以上的重卡,它的电力化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还是需要一个时间周期。但是氢能虽然说现在有一定的技术方面的,包括成本方面的压力,以及氢能的站点铺设,包括传输,这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是氢能能量热能值,考虑电力综合成本来说,对特定的运输场景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这几个平价标志着新能源未来的趋势。
  
  碳市场里面相对比较关注的就是政策,技术和金融。他们对应三类问题,一类是社会治理问题;一类是科学问题;再有一类是经济问题。光有技术的支撑,光有政策的导向,但是没有金融,没有融资租赁的业务做支撑,260万亿的规模,60达峰的目标,其实是很难达到的。包括一些技术的研发,包括技术的实用化,技术怎么才能落地,这个实际上需要大量的金融的投入。所以咱们融资租赁这个方面其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回到刚才那两个主题上来,有了这套机制,应用碳市场这个工具,本身要求业主方提供非常完整的数据形成碳市场前置条件,所以从这个视角上来说,结合融资租赁风控体系,会起到非常大的规避风险的作用。
  
  碳市场也可以反馈出来很多国家政策的风向,因为它会量化很多目标。包括像这次中央的经济会议,原来对化石能源的使用,现在转向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管控,在这种方式下的转变,对于这种标准要求会越来越高。前端标准越来越高的话,咱们中后台,尤其有运营能力的融资租赁公司,对它来说风控手段和组合更多,这样可以提升融资租赁业务竞争力。有这种竞争力以后,大家自然而然就会解决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国家社会以及业主方可能会希望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排放量的问题,不光是帮着业主提供新能源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我还能帮助你做一些碳排放方面的增值业务。从这种角度来说,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的服务越多,获取的数据越多,做的风控就越好,同时在市场上竞争力就越强。有了增值业务盈利能力,再加上其他一些金融工具的话,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能源收益了。
  
  从这个视角上来说,对抗内卷比较好的方式还是发现市场和社会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创造价值,通过价值提升融资租赁竞争力。
  
  中电投融和租赁王俊(主持人)
  
  刚才高总和林总都提到了风险,我觉得风险这一块袁律师非常有发言权。
  
  上海市申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袁雯卿
  
  我们团队服务的融资租赁客户非常多,从过去这几年的情况看,大家的产品模式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哪怕是在新能源模式上,可能最早大家比较喜欢做得是地方公交公司新能源公交车的融资租赁,但这个业务内卷非常严重,能够参与的融资租赁公司以金租为主,利率要求非常低,期限又长。还有核心问题,条款设置,交易结构,基本上话语权在地方公交公司的手里。其实在这两年,这些业务也会存在信用风险,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再融资能力下降,其实也会传导到地方公交公司本身,导致还款能力下降。
  
  还有一种新能源网约车融资租赁业务,这个业务在前两年咨询比例非常高,包括一些汽车生产厂商也在蠢蠢欲动,到底怎么来做?融资租赁公司参与网约车的业务,承租人作为终端司机管理方跟滴滴网约车签订经营租赁合同,核心解决的大问题是司机管理运营问题,这些司机怎么样控制,每天运营多少公里,租金怎么样作为融资租赁合同项下还款来源。但是这个模式项下哪怕解决司机端的问题,比如司机端常规模式通过专业外包第三方团队,或者通过滴滴这样一个下属企业来提供管理,这样的模式下仍然有问题。一个众所周知的因素,滴滴最近因为数字合规性问题受到一些影响,它项下这些网约司机的来源有减少,直接传导到融资租赁的直接租金还款来源受到影响。
  
 第二个问题是汽车租赁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它的监管上,从地方金融局态度上针对自然人融资租赁汽车业务不是特别支持的领域。从法律环境上讲,汽车融资租赁抵押设置在车管所,跟动产抵押登记完全不一样,包括放款收保证金的模式跟借贷非常像。其实对很多租赁公司来讲去参与汽车租赁业务,从蠢蠢欲动已经变成到现在审慎小心。最早一批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租赁公司已经面临问题了,如果要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难度非常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处置价值远远低于燃油车。第二很多的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其实有管理要求,行使里程数达到什么程度,使用时间达到多少年,这些限制导致租赁公司理论上收回车辆但是不能处置,因为年限没有到,根本不满足法律上监管上的要求,这些都是做新能源汽车业务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三种也是大家做得最多,就是火电、热电、风电,包括生物质发电融资租赁业务,这个模式非常成熟,直租业务带EPC工程合同融资租赁,再加上售后回租,一般做一些补贴没有到位的电站,但是这些传统比较成熟的模式项下仍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直租交易项下,建设期租赁公司如何风险控制,建设期如果想把未来产生电费收费权质押给收费公司行还是不行,法律肯定可以,这个特定化的要求怎么满足,租赁公司是否可以直接签电力建设工程合同,代替传统直租相关买卖合同,这个会有很大问题。法律上有电力融资租赁物权和优先权还有冲突。
  
  再来,我自己个人感受,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电力诉讼破产都出现了,甚至说大家觉得比较好的水电站都有破产的,包括现在比较网红知名的生物质发电公司都已经破产了,实物之中电力诉讼和处置跟传统融资租赁业务区别非常大,核心有一个叫做电站股权,其实应该是作为租赁公司核心要去处置内容之一,但是这个处置其实跟传统电站设备还有租赁物的处置区别非常大。
  
  再来破产阶段可能出租人第一个想的是把电站整体型取回,自己去自持运营,这样一个诉求和破产管理人对电站进行完整重组的诉求肯定是矛盾的,导致一个问题,基本上在破产阶段出租人想去取回电站变成不可能,管理人制造各种各样的压力,使得租赁公司不能取回,后面要考虑其他方案,比如说供应资金方案,或者其他方案还行不行,这大概是传统比较成熟的电力或者新能源领域要面临的问题。
  
尤其今年,我们咨询了非常多创新产品,也是融资租赁公司问得比较多,最多最热的就是整县光伏推进以后租赁公司怎么操作,分布式户用项目,如果一家一户做融资租赁,租赁公司面临人员问题如何来解决,才几十个人的公司怎么样做整县项目。目前我们的感受是,成熟产品也是有的,一般来说租赁公司跟厂商合作,自持一批户用屋顶项目跟出租人做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第二种出租人直接去跟农户屋顶业主去签租赁合同,有直租和回租,厂商或者第三方能源管理公司提供能源管理的服务来实现租赁公司减少一部分租户压力。但是在能源管理协议签署过程当中,其实又会出现新问题。
  
  碳排放权已经有细则,有交易规则和登记规则,先知先行的租赁公司已经考虑把碳排放权委托管理条款放到能源管理协议当中,这其实可以作为未来租赁公司的管理手段,碳排放有收益,可以作为承租人收入来源之一。其实到目前为止碳排放条款问题,至少我看到过户用光伏合用协议当中非常详细了,承租人是不能撤销这样一个委托管理权限,这些内容在新的整县项目项下会有。
  
  整县项目租赁公司面临的法律挑战非常多。我这边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创新的交易结构,也是很多租赁公司跟我们问的,也是基于行业内卷产生的,大家都在做电站融资租赁,承租人的诉求已经从原来的要期限长一点利率低一点,变到有一些更多的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可能是想要配合做经营租赁,但是我们央企国企又面临很大的问题,电站要自持的话,安全生产责任问题怎么来处理。目前,我们做创新的交易结构,可以考虑融资租赁公司先跟能源管理公司签融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项下有了租赁物以后电站再以经营租赁模式租给承租人,这样租赁公司生产安全责任就减除掉了,最终终端承租人的经营租赁需求也可以满足到。
  
  最后再分享一个小小的新的增信措施的方案。2022年2月份和5月份,我关注到应该是各种各样的登记细则和交易细则都有出台了,其实这个租赁公司都是非常先知先觉,目前为止这个碳排放权,包括碳排放减排额度,实际上未来在法律上可以作为金融交易产品,有现金价值可以直接出售,碳排放额度问题可以考虑作为融资租赁业务的增信措施,传统是股权、应收账款、电站租赁物,事实上新的业务项下把碳排放配额和额度也可以作为将来应收账款质押的内容。
  
  总体来看,其实融资租赁产品可以搞得很丰富,不管是成熟的产品也好,新产品也好,对交易细则和规则的关注还是非常重要的。
  
  中电投融和租赁王俊 (主持人)
  
  大家都提到内卷,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其实解决内卷无非两个手段,第一个手段找自己的差异化赛道,第二个手段做颠覆式的创新。
  
  差异化赛道,绝大部分租赁公司还是主要在围绕新能源这个点在做业务和竞争,其实我们新能源产业,整个电源端现在面临银行的竞争,可以进一步延伸,储能,包括向下延伸的用能端,包括现在比如说涉及到新基建数据中心等等,包括涉及到民生冷链,这些业务都是可以做一些延伸的。
  
  第二,原有的业务创新其实也可以考虑一下,以前好多做新能源租赁的,客户群体是好多民营企业。大家逐渐发现民营企业市场份额在减少,甚至在逐渐消失,份额去哪了,可以考虑一下客户群体从民营企业到了什么企业,以及它的需求是什么。其实是从民营企业到一些主要地方国企为主,整个社会正降低电力行业投资的非技术成本,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新的客户需求是什么,大家可以多去研究,我相信这个市场是充分大的市场,这个市场一定是一个蓝海市场,绝对不是一个红海市场。我也呼吁,租赁公司一起做大这个市场,多加强合作少内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