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优等生”重庆农商行,近日被重庆银保监局处罚款1285万元,案由包括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等。

  2022年11月21日,重庆银保监局官网通报称,重庆农商行因涉及九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罚款1285万元,具体案由包括:审查审批不尽职,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形成风险;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贷款减值准备不足;未按规定对质押资产进行审查即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同业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不尽职,部分业务出现风险;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形成重大信用风险;同业投资业务不合规;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未执行统一授信管理。

  除了罚款,该行相关责任人江莉、封洪伟、胡保卫、柯茜被警告,谢波和颜波分别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根据公开资料,谢波2017年4月起担任重庆农商行控股的渝农商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渝农商金融租赁”)董事、总裁,2021年9月起升任董事长;颜波担任重庆农商行理财子公司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在九项处罚案由中,“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贷款减值准备不足”并不常见。据财新梳理,2021年以来在处罚通报中涉及此项案由的,仅有晋商银行朔州分行在今年9月16日被处罚款80万元。

  从重庆农商行财报看,该行近两年一直维持着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拨备覆盖率。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拨备覆盖率361.26%,与上半年的376.83%相比下降15.57个百分点。另据中期业绩报数据,上半年末该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627.74%,逾期60天以上贷款的拨备覆盖率为561.34%,分别较2021年末上升46.69个、44.41个百分点。

  同时,重庆农商行维持较低的不良率。截至2022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77.38亿元,较上半年增加1.5亿元;不良贷款率1.23%,与上半年持平。

  这并不是2022年以来重庆农商行第一次吃罚单。6月8日,重庆农商行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四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处罚款255万元,时任该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朱国忱等四人合计被处罚款11万元。

  追溯到年初,1月25日,重庆农商行被重庆银保监局处罚款80万元,案由为信贷资金被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未按规定受托支付。

  谢波担任董事长的渝农商金融租赁也在今年8月12日因租赁物不合规、风险分类不审慎被重庆银保监局开出90万元罚单。

  因此据财新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重庆农商行及旗下公司合计被罚1630万元,其中1285万元为单笔金额最大的罚单。

  重庆农商行前身为重庆市农村信用社,2008年组建全市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2010年在香港H股上市,2019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A+H股上市银行。截至2022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下辖7家分行、35家支行,并发起设立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理财公司、12家村镇银行,资产规模13304亿元,被视为国内农商行中的“优等生”。

  该行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225.2亿元,同比下降2.41%,其中三季度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下降8.64%;三季度净利润同样下降4.69%,为2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农商行是此前申请破产重整的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重庆能投”)的债权行之一。重庆能投是当地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国资委,持股比例100%。

  2021年3月,重庆能投被曝债务违约,其偿债危机对部分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冲击。2022年4月11日,重庆能投及其子公司等16家企业以已具备破产原因但具有重整价值及可行性为由,分别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同时提出预重整申请。

  重庆能投的有息债务多为煤矿业务相关的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但在煤炭“去产能”政策下,重庆能投资自2015年起陆续关停煤矿,主营业务受挫,偿债能力下降。2021年初重庆市政府发文,明确要求重庆能投在当年6月底前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共计1150万吨。据当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Fitch)公告,这批煤矿约占重庆能投2020年末煤炭总资产的11%、总产能的85%。

  此前财新了解到,2021年初重庆能投已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债委会债权主席银行共七家,分别为农行、国开行、建行、工行、重庆农商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当时部分债权行希望聘请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摸底,但遭重庆能投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