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探索租赁支持以绿色“双碳”和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的进程中,海通恒信是行业先行者和实践者,推动了产业生态各方共生共赢发展。

  海通恒信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学清在海通恒信绿色“双碳”暨新经济合作伙伴发展研讨会上发言。

  为此,《环境教育》杂志社专访海通恒信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学清,探究在新的经济发展机遇期,海通恒信如何把握住时代脉搏,在飞速发展中提升“内功”,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业务增长迅速。您认为绿色金融有哪些发展新趋势?

  “双碳”目标的提出昭示着中国经济将全力向低碳时代推进,同时也为绿色金融赋予了新的机遇和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并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凸显了金融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深入实施,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给都在显著增加。金融和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紧密地融合。未来,可将产业升级作为绿色金融主要发力点,引导资金向技术密集型绿色产业转移,降低传统行业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绿色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发行绿色债券,缓解企业研发资金压力,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海通恒信在助力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金融机构要始终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海通恒信作为绿色低碳金融服务的先行者,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积极把握深化“碳中和”转型的机遇,坚持“投行思维、创新驱动”经营方针,在项目投资和合作伙伴的选择中,不唯大,只唯实。

  首先,海通恒信积极承担行业责任,以融资租赁专业力量持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海通恒信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坚实推进“一体两翼”“一大一小”发展战略,深耕属地化区域布局,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持续加大“专精特新”客户合作力度,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业务 2022 全年投放超 140 亿元。

  其次,海通恒信立足租赁本源,坚持建设产业金融生态圈,发挥着“优质资产孵化器”的重要作用。海通恒信在支持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链、节能环保和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业态转型升级、低碳发展和提升产品服务效能过程中,逐步聚焦了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污废处理等十大产业服务领域,构建了共享出行、算力联盟等产业生态圈,惠及了包括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终端消费者在内的最广泛相关方,在核心客户、供应商、产业合作伙伴、终端用户间建立了一条共同价值链。

  同时,实现金融要素市场、创新金融“零的突破”。2022 年,海通恒信 ESG 挂钩银团贷款成功签约。经中诚信绿金科技 ( 北京 ) 有限公司评估认证,是上海地区融资租赁行业首次发行的 ESG 挂钩银团贷款,从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绿色信贷的用途限制及定价机制,实现绿色金融的创新。

  海通恒信是如何内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

  作为一家金融国企,海通恒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召。首先,我们创新性地以“资产培育”的视角衡量初创企业价值,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用来重新定义金融价值。基于这样的价值评判标准,我们通过投建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来推动节能减排;通过布局数据中心、云计算项目助力发展数字经济;通过兴建固废处理、污染治理项目参与共建美丽中国。

  其次,海通恒信始终将金融企业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持续支持绿色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海通恒信提前布局环保节能类绿色产业,向光伏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置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为绿色低碳类项目配置专项额度、安排专项信审、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围绕产业生态圈积极开发新业务、新产品,在绿色出行、清洁能源等绿色发展领域的开拓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形成了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行业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海通恒信持续提升 ESG 管理水平、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2022 年,海通恒信实现2022 年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面积耗电量及单位面积耗水量均较基准年(2021 年)下降,ESG 环境绩效目标完成进度良好。

  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之下,下一步海通恒信将如何与业务伙伴开展合作,共同构建新经济价值共同体?

  未来,海通恒信将紧跟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为我国绿色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贡献海通恒信力量。

  一是持续优化资产结构,为客户提供“租赁 + 投行 + 投资”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产品。紧密围绕产业链的资产端和资金端,融合构建数字化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加强资产配置规划前瞻性、导向性,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构建以租赁物为核心的服务模式,打造租赁资产流转服务生态圈,促进优质租赁资产流转,为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保持规模与利润持续增长,并有效分散信用风险。

  二是继续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效能。一方面,继续加大对金融科技建设的投入,持续深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各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将金融科技逐层渗透至公司各个经营管理环节。另一方面,全力打造集一站式、智能化、平台化、服务化于一体的数据管理平台,推动集团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不断升级,通过金融科技驱动引领业务快速增长。

  三是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完善产业生态圈构建。紧密围绕“一个海通”理念,积极践行“一个海通恒信”精神,加强与母公司海通证券、金融同业、产业生态圈等合作伙伴的多方资源协同与跨界联动,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服务产业发展。海通恒信将积极对接更广泛、多元的产业,在共享出行、低碳新能源等领域构筑多元融合的生态布局,支持交通运输领域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