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和船运市场之一,中国船舶融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船舶融资,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随着各航运板块盈利能力的提升,叠加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大量资金,航运业吸引了更多的国内银行和投资者。2023年以来,中国船舶融资行业整体呈现四大特点,反映了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运输船融资需求增长
1—8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79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接订单量52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6.5%;手持订单量13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8.9%。造船业三大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所接订单船型附加值也越来越高。根据克拉克森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首次超越希腊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市场份额占比达15.9%。
当前,航运细分市场呈分化走势,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运输市场承压,油轮表现良好,汽车运输船表现更是抢眼。受益于近两年中国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汽车运输船租金及新造船价格均达到历史高点。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初,65标准车位汽车运输船一年期租金已连续7个月维持在11万美元/天的历史高位,较一年前增长76%;7标准车位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新造价格达97万美元,较一年前上涨8.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仅上半年我国新承接的汽车运输船订单就达43艘,占全球总量的97.7%。
随着汽车运输船订单的激增,船东需要额外的资金来购买或租赁新船,进而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汽车运输船融资需求的增长。而订单的飙升或将吸引更多的融资租赁公司进入该市场,船舶融资机构更倾向于在表现良好的汽车运输船细分市场上加大融资力度,因为这些船舶具有更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相对较高的租金水平可以提高船舶融资机构的资产质量。
此外,通过增加对汽车运输船市场的融资,船舶融资机构可以实现资产组合的风险多样化,将重点投资从过去的集装箱船、油船、液化气船和散货船转向汽车运输船,有助于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而降低整体融资风险。
船舶融资机构主动出售存量资产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收跌,美元利率持续上涨,带动资产价格上升,导致中国租赁公司新增业务难度加大,船舶融资机构盈利压力攀升。
当前船舶融资机构面临利率上升、利润率下降的风险。2008年后,低利率环境成为航运融资市场的常态,但2022年美联储全年连续7次加息,将联邦利率推升至4.25%—4.5%,2023年上半年再次加息两次。此前市场上多数观点认为,今年下半年利率水平会下降,但美联储7月再次加息,将联邦利率推升至5.5%。由于美元利率短期内很难快速回落,利率上调推升了美元债券的利率成本,美元融资敞口较高的船舶融资机构或因美元融资利率攀升而面临较大的压力。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预期,2023年中资机构境外债券发行仍将处于低迷状态。在美元利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境外债券发行规模或将缩小,若总成本具有吸引力,船舶融资机构或选择在自贸区发行人民币债券,为其境外业务融资或再融资。
此外,由于美元利率不断上涨,且因大多数承租人的现金状况在过去两年有所改善,增强了其在当前低迷时期的还款能力,很多客户选择提前还款或者赎回船舶以降低存量美元债务成本,导致部分船舶融资机构今年或面临利润下降的风险。
中国船舶融资机构主要为融资租赁公司,对于租赁公司来说,过去两年船舶经营性租赁项目占比提升,在美联储升息的环境下,这部分固定租金的船舶项目导致部分租赁机构的利润率遭到侵蚀。
因常规船舶融资业务收益有限,船舶融资机构主动从存量资产上寻找利润,即主动出售存量资产。根据克拉克森的观察,随着中国船舶租赁市场的逐渐成熟,离开租赁船队的船舶数量逐年增加,包括租赁期满、提前还船和租赁公司主动卖船。2022年全年,克拉克森统计共有创纪录的361艘船舶离开租赁船队,其中有84艘是经营性租赁船舶,数量和比例都显著上升。主要归因于两方面:一是船东行使回购权利退租;二是租赁公司主动卖船。在361艘船中,5年内的新船占比达62%,离开租赁船队的船平均租期为5.3年。今年上半年,已有130艘船舶离开租赁船队,这一数量已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
近期,多家头部租赁公司积极出售之前低价购入的船舶,由于船舶价格上涨,这些出售资产成为船舶融资机构利润的增长点。以克拉克森5年船龄大灵便型散货船二手船价指数为例,2023年6月底的资产价格指数较5年前上涨了64%。在今年5月底至6月底的1个月时间里,交银租赁和招银租赁通过交易中心挂牌了6艘船,平均船龄仅4年,起拍价合计约1.65亿美元,最终合计成交价约1.75亿美元。
融资租赁公司优化资产组合
惠誉评级的大型中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船舶风险敞口在各种船舶类型上都非常分散。其中,集装箱船约占租赁船舶资产的8%—33%,占总租赁组合的1%—11%,其余主要包括油船、液化气船和散货船。
高度多元化可以减缓船舶商业周期的影响。面对持续的资产质量压力,国内船舶融资机构继续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资产质量,针对表现优异的船舶细分市场加大融资力度,相应减少以往重点投资的集装箱船市场。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将导致中国船东或承租人在偿还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时所需的人民币金额增加,这将增加船舶融资企业面临的债务偿还压力。
鉴于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叠加美国联邦利率的持续上调,中国船东在海外投资的回报率或将受到双重冲击。一方面,收入以外币计价,转换为人民币后将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借款利率成本的上升,减少了船东的投资回报。
此外,海外客户的减少助推从事国内业务的租赁公司数量增长。2022年,中国租赁公司与中国大陆客户达成174艘船舶的租赁项目,合计72亿美元,十年来首次超越海外客户。2023年7月,中国首次超越希腊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进一步推升境内人民币的融资需求,叠加国内宽松的流动性,以人民币计价的境内船舶融资需求不断上涨,而美元融资则相应低迷。
此外,面对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船舶融资渠道偏向于在私人市场融资而非公开市场融资以应对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而私人市场融资相对于公开市场融资更加灵活和定制化。船舶融资机构能够与投资者直接洽谈,根据企业具体需求和情况定制融资方案,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而在公开市场融资中,较高的信息披露要求和市场波动的风险,限制了船舶融资的灵活性和融资效果。
绿色船舶和清洁技术成为融资新热点
2022年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液化天然气(LNG)动力和电池动力为主线,推动内河船舶绿色升级;利用中央财政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应用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并合理降低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综合融资成本。
自2022年初以来,替代燃料动力船约占新交付吨位的60%,占现有船队总吨位的5%和手持订单量的47%。
从长远来看,能源转型将继续对海运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以总吨计,当前中国租赁船队节能型船舶占比已达75%,高于全球船队43%的占比。
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上,各国就航运业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时间表达成了共识。到2030年,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相比2008年将至少降低20%,并力争降低30%;到2040年,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相比2008年至少降低70%,并力争降低80%。明确在不同国情的情况下,在2050年前后达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绿色金融对船舶融资产生了积极影响,包括提供更有利的融资条件、创造投资机会以及提高市场认可度。这将促进航运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金融机构高度关注航运业绿色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绿色船舶融资项目。绿色金融倾向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包括减少碳排放、节能和清洁技术等。因此,银行和金融机构将更倾向为符合绿色标准的船舶项目提供贷款,而不是传统的高污染和高能耗船舶。
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船舶行业中的绿色船舶和清洁技术项目将成为投资机会。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参与船舶融资,从而为船舶融资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同时,绿色金融的倡导有助于提高绿色船舶的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拥有绿色认证或符合环保标准的船舶更受投资者和船东的青睐,并带来更多的融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