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伏行业整合进程持续深化,市场优胜劣汰态势显著,不少企业因资不抵债被申请破产。2025年以来,受下游市场需求收缩、产业链价格持续承压及技术革新提速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仅4月至今,已有两家光伏企业进入破产司法程序。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2家融资租赁企业与上述两家企业开展过业务合作。

  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4月2日,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一光伏”)被昆山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其无法清偿临期债务及相关利息为案由申请破产,案件由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太一光伏自此进入破产倒计时。

  太一光伏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3.88亿元,隶属于江苏太一光伏科技集团,主营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销售,业务覆盖光伏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公司由于技术滞后与行业价格战影响而面临多重发展困局,2025年至今作为被告涉诉案件共计40余起。

  成立五年来,太一光伏与4家金融租赁公司、17家融资租赁公司累计开展38笔业务合作,其中不乏多家融资租赁行业头部企业。

  南阳德才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4月8日,南阳德才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下称“德才光伏”)被某金融租赁公司以其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不具备偿债能力为案由申请破产,河南方城县人民法院依法正式裁定受理,德才光伏距离最终破产仅差一纸官宣。

  德才光伏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主营光伏电站投资、建设及运营,业务聚焦河南、湖北等中东部地区。近两年,公司由于资金链紧张深陷诉讼泥潭,于2024年7月至今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约1.2亿元。作为该破产申请案件的起诉方,某金融租赁公司在2018年与其开展过两笔业务合作。

  随着太一光伏、德才光伏相继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光伏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这意味着融资租赁企业在布局这一技术迭代、资本密集的赛道之时,亟需构建三大核心能力:首先要提升行业研究能力,准确把握技术路线演变趋势;其次要强化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全流程动态监控机制;最后要优化资产配置策略,重点聚焦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优质企业。唯有如此,方能在行业变革浪潮中把握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