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位同业朋友聊天,大家不约而同提到最近这1-2年出现的奇异现象:那些看似健康的客户,在投放后短时间内突然"猝死"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就像人生无常,企业健康状况也愈发难以捉摸。尽调、审查时各项指标正常,没过多久就突然"心跳停止"---租金拖欠、业务停摆、甚至失联跑路、租赁物更是压根没有!

  一、为何"猝死"客户激增?

  1.客户"亚健康"成为新常态:在经济周期下行波段中,不少企业早已处于"亚健康"状态,表面运转正常,实则内里虚空,异常脆弱。融资租赁的"血液"刚一输入,就暴露了其根本性的体质问题。这点儿血其实救不了命!

  2.风控"诊断手段"被摸透:传统风控手段在融资租赁公司和中介机构泛滥的今天,早已被摸透透的。对于风控人来说,渐渐发现原来科班那套越来越难以识别复杂项目的风险,感觉一直都被牵着鼻子走。租前尽调不充分、租中授信决策难、租后监控滞后,这些常规动作早已出现漏洞。

  3.忘记“信用风险”优先级:今天不讨论类政信客户,只说民营类客户。民营类客户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操作风险?合规风险?行业(市场)风险?这些都是信用风险结果的导向罢了,其实最重要的是信用风险,出险了回头看其他的风险,怎么看都是各种不合理!

  二、如何预防客户"猝死"?(不一定有用,仅供参考)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从成功投放案例找亮点,要从出险项目中找漏洞和教训!不要在同一坑踩两次,这个学费真的很贵!

  2.掌握“黄金抢救”的先手:老风控在这行业时间长了,发现项目出现风险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全流程的人都是“拖”字诀,拖到天荒地老?拖到起死回生?宝子们发现没,行业里出险项目动手最早的永远都是远X租赁,平X租赁,为啥?主动、及时、果敢,才能先下手为强,吃到仅剩的那点儿残羹冷炙(别嫌馊,哪家租赁公司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3.再次强调信用风险重要性: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重要事情说三遍!测算数据再漂亮,方案设计再完美,行业预判再透彻,请优先结合信用风险,把信用风险放在风险评估第一位。因为我们做的是债权,回看的是过去,评估的是现在,展望的是未来。

  以上只是老风控最近同业交流后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宝子们有用。风险控制是一场永不间断的挑战,这场挑战可以选择提前下车,但别选择原地翻车!与宝子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