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重卡产业正迎来从导入期迈向成长期的关键转折,而融资租赁作为重要金融工具,天然契合电动重卡推广应用。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重卡运输占公路货运碳排放的60%以上,其电动化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2025年以来,在政策驱动、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电动重卡保有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融资租赁作为兼具融资与融物功能的金融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重卡的推广落地。本文以四川三江汇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宜宾市推动绿色租赁的实践为例,探讨推广换电重卡应用落地的可行性与意义。
01、电动重卡市场情况
电动重卡指以电力为驱动能源的新能源重型卡车,具备环保、节能与高效等优势,是推动绿色运输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工程建设及矿山开采等场景。按照动力来源的不同,新能源重卡可分为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类型;按照补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充电式和换电式;按照车型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纯电动牵引车、载货车等物流运输类型,以及纯电动自卸车、搅拌车等工程建设类新能源重卡。
1.1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公路运输市场,干线物流运输的市场规模占比78%,为电动重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2025年,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迎来历史性爆发。一方面,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与老旧货车淘汰更新补贴政策,为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新能源重卡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推动销量持续攀升。
从技术路线看,当前新能源重卡包括混动、纯电动(充电/换电)和燃料电池三类。其中,纯电动重卡凭借着零排放、燃料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中的主流产品。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纯电动重卡销量达到7.71万辆,占全国新能源重卡总销量的94.01%,其中充电式重卡销量为4.84万辆,占纯电动重卡销量的62.78%;其次为燃料电池重卡,销量达到0.45万辆,占比约5.49%。最新统计表明,截至2025年9月,全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已达11.96万辆,同比增长198%,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2025年9月单月销量达到2.16万辆,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252%,创历史新高。
1.2技术迭代持续加速
由于重卡自重和载重大、形势路况复杂,导致其单位里程消耗远高于乘用车,卡车司机和物流公司对于续航不足的忧虑更甚,这意味着需要获得更高的电池容量以保障其续航里程,缓解“抛锚”带来的经济损失不确定性焦虑。近年来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不断提高,在同等体积或重量下可以容纳更多电量,为大电量设计提供了技术可行性。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下降,通过产业链传导直接减轻车主购车负担,动力电池成本较前几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使得车企更有信心布置更大容量电池包。
根据2025年各车企发布的电动重卡新品,大容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例如宇通远界T800采用宁德时代800度超大电量电池,能够实现550km以上的续航;徐工推出纯电动自卸车XG28*4EX610T,同样能够达到续航里程超500km;比亚迪的牵引车Q3系列采用了刀片电池,提供573kWh、637kWh等电量版电池,适用于350~400km的成绩和专线物流运输;三一江山SE636重卡配置了636kWh电池,配合1000A超级快充,实现充电30分钟、补能300公里。
02、融资租赁与电动重卡的场景结合
融资租赁以“融物”实现“融资”,凭借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特性,天然契合设备更新需求。该种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企业一次性购置压力,灵活匹配设备产出周期;同时,融资租赁公司保留资产所有权,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成为推动电动重卡投资的理想金融工具。
从补能方式看,电动重卡主要为充电式和换电式。终端上牌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重卡累计销售约60万辆,同比微降2%。在“以旧换新”、新能源交通补贴及终端售价下降的推动下,新能源重卡销量逆势增长至8.27万辆,渗透率达13.7%,其中电动重卡销量7.78万辆(含换电重卡2.87万辆)。然而,换电重卡增速不及新能源重卡整体水平,其占比从2023年的42.5%回落至2024年的34.7%,在电动重卡中占比为37%,远低于充电式的63%。占比下降主要归因于电池标准尚未统一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截至2024年底,换电重卡保有量约6万辆,配套换电站约1700座。
2.1充电重卡
在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的情况下,新能源重卡运输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新能源重卡价格较高,其又属于重资产投资,对于运输企业的收益要求会更高。
对于充电重卡,既可以采取经营性租赁模式灵活布局市场,也可以采取整车融资租赁。该种模式下,可以极大减轻承租人一次性采购电动重卡的成本,采用类似于“分期支付”的方式支付,同时还能响应个别地方政策,获得财政资金支持,如《唐山市支持新能源体系建设若干政策(2024年修订版)》明确提到,“鼓励新能源融资租赁平台公司开展新能源车辆融资租售业务,市财政对融资租赁平台公司运营给予适当支持。鼓励租售平台开展低首付、低月租、长租期套餐服务。”
2.2换电重卡
“车电分离”模式是当前换电重卡的最成熟的商业模式之一。该种模式下,用户仅需购买无动力车身,电池则由“电池银行”持有并出租。由于电池成本占整车价格40%~50%,该模式能大幅降低用户初始购车支出。换电服务按实际用电量计费,电池作为独立资产进行租赁与管理,有助于提升电池利用效率。
车电分离模式下,用户可以保持无动力车身所有权,电池持有者(如电池运营平台)通过融资租赁模式采购电池,并由换电运营商对电池进行统一管理,保障电池安全性与效益,尽量减损电池衰减。该种模式下,对换电站运营商的专业程度和对电池型号适配性要求高,需要稳定的客户与服务车辆数量,适用于有封闭运营场景的模式,即作业区域相对固定的场景,如港口、钢厂、煤矿到电厂的固定运输、城市渣土运输、公铁接驳运输等。
03、电动重卡推广案例分析
3.1政策背景
2021年10月28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宜宾是工信部确定的全国11个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重卡特色类)之一,也是四川唯一的入选城市。
为有效做好试点工作,2022年3月宜宾市出台了《全面推进“电动宜宾”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为实现电动重卡推广应用目标,到2025年全市累计推广电动重卡达到3000辆。为助推“电动宜宾”建设,加快全市电动化发展步伐,促进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四川三江汇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江租赁”)积极创新绿色租赁业务,开发了“宜电租”特色产品,助力宜宾电动重卡的推广应用。
3.2具体做法
发挥机构优势,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三江租赁充分发挥融资租赁“融资+融物”的优势,结合宜宾区域特点,在对电动重卡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进行全方位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审批快、期限长、成本低、特色租赁产品—“宜电租”。
急客户所需,优化业务流程,深击客户难点、痛点。电动重卡近百万元/台,相比传统燃油重卡,其车辆价格几乎是传统燃油重卡的2倍,因此,电动重卡运输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需求。但是电动重卡作为运输行业的新生力量,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金融机构无法获得行业的运营数据,无法对行业经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从而限制了电动重卡企业的融资。
为缓解电动重卡运输企业的融资困难,三江租赁优化审批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前后台平行作业,仅用时半个月就完成了项目的立项、评估和审批落地。同时,根据企业的采购进度,三江租赁采用一次授信、分批投放模式,有效缩短了企业的融资申请时间,提高了融资效率,确保企业如期完成了电动重卡的采购。
3.3推广意义
“宜电租”是三江租赁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电动重卡行业的融资租赁产品,该产品的推出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是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三江租赁坚持绿色租赁发展理念。2022年7月21日,三江租赁成功发行宜宾市首单绿色ABS,发行金额1.9亿元,发行利率创全国绿色租赁ABS及西部地区租赁ABS历史新低。本次ABS以“宜电租”产品底层资产为入池资产,经中诚信绿金科技公司专业评估,100%为绿色资产,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7,848吨。本次绿色ABS募集的低成本资金,用于投放“宜电租”项目,使项目的综合融资成本低于传统租赁,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实现了绿色资金和绿色资产的双循环。
二是解决了购置车辆的资金难题。电动重卡作为运输行业的新生力量,车辆价格高,行业整体处于试点推广阶段,不确定性风险较大,通过融资租赁形式可以有效地缓解企业的高额购置成本,减缓对企业现金流的冲击。
三是优化风险缓释措施,降低了企业融资难度。三江租赁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融物”优势,基于电动重卡的市场流通性以及车身价格高的特点,优化风险缓释措施。融资企业无需提供抵质押担保,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实现了互利共赢。
四是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融资租赁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具有还款方式、节奏灵活的特点。三江租赁根据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可采取按月、按季以及按半年的方式收取租金,灵活的还款节奏,保证了企业的平稳运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五是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改善企业资产结构。电动重卡运输属于重资产运营行业。企业通过“宜电租”的售后回租模式,不仅可获得高灵活性的中长期资金,同时还通过盘活存量设备资产,进一步优化了企业财务报表,改善了企业资产结构。
3.4实践效果
一是促进了电动重卡的推广与应用。宜宾市在《全面推进“电动宜宾”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累计推广电动重卡达到3000辆。“宜电租”产品为电动重卡运输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为电动重卡在宜宾的推广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是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宜电租”电动重卡项目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较强的金融支持绿色产业改善环境的示范效应。目前,三江租赁通过“宜电租”产品累计投放了5.5亿元,每年可节约二氧化碳减排量15000吨。
04、电动重卡租赁业务的几点建议
4.1关注电池管理企业的经营能力
在换电重卡的“电池银行”运营模式下,电池管理企业的经营水平极大影响其收益能力。电池性能和寿命是电池价值的核心价值点,随着电池充放电次数增加,性能会不断衰减,如何设计换电站场所、每个换电站存放电池数量、电池峰谷电充电和安全性管理等,是电池管理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及承租人的核心收益来源,需要融资租赁公司重点考察。
4.2关注电动重卡技术更迭和换电标准
虽然当前已有多家车企涉足电动重卡生产制造,但该领域仍处于技术更迭期,具备更大容量与加速充电的趋势,加之目前电池标准尚未统一,市场上存在多种电池型号和换电方式,但单一换电站难以匹配所有车型。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对场景路线和型号标准进行详细调研,避免因某项技术更迭或者换电标准统一后带来的租赁物闲置风险。
4.3关注政策变化
尽管当前国家与地方层面持续出台支持新能源与换电模式的政策,但补贴退坡、技术路线调整或监管政策变化仍可能带来不确定性。若关键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将直接影响换电模式的商业可行性与市场推广节奏。
05、未来发展趋势
5.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在环保政策加码与技术成本下降的双重推动下,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正快速提升,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5.2行业竞争加剧与整合加速
目前新能源重卡赛道已汇聚中国重汽、一汽解放等传统厂商,以及三一、徐工等新势力,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在技术路线、产品矩阵与商业模式上展开全方位角逐。未来随着市场成熟,行业或将迎来洗牌,部分企业将通过兼并合作、产业链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力。
5.3标准化与网络化共建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电池型号、换电接口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进程将提速。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换电网络有望逐步联通,推动形成“车—站—电池”一体化运营生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服务覆盖能力。
5.4融资租赁模式深化创新
随着资产风险逐渐显性化,融资租赁企业将更加注重残值管理、电池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的应用,并探索与主机厂、电池企业、换电运营商共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以支持行业可持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