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融资租赁年会”上,各界人士就国内融资租赁业热点问题进行热议。其中,滨海新区在融资租赁方面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实践受到了一致好评。记者现场就一系列问题采访了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小勇。
记者:近年来,天津融资租赁业为何如此受到国内瞩目?
刘小勇:2011年,国内融资租赁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天津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方面取得的突破。天津在发布了《关于促进租赁业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特别就融资租赁登记出台了《关于做好融资租赁登记和查询工作的通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审理融资租赁物权属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从地方法规层面为融资租赁交易提供了法律保护,这样的“天津实践”将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并推动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逐步完善。
记者:您认为,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的亮点有哪些?
刘小勇:在拓宽融资租赁公司自身融资渠道、助力租赁业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滨海新区成绩显著。新区进行的金融资产交易,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直接融资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租赁资产和租赁债权的金融产品也更加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注册在滨海新区的渤海租赁成功上市,成为了A股市场中首家租赁企业,在资本市场中为自身发展筹得资金。而在国家给予的飞机租赁政策优势下,东疆保税港区也加快了创新发展步伐,吸引了国内外单机租赁企业的集聚。
记者:在您看来,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在整合相关产业上效果如何?
刘小勇:工银租赁、民生租赁、兴业租赁以及海航的长江租赁在滨海新区业务发展迅猛,这也推动了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转型升级。融资租赁产业不仅进行着自身的业务拓展,也把银行、信托的资金以及私募基金有机地整合到航空产业链上。滨海新区由此打造了一个非常完备的航空金融服务体系,这将是未来天津航空航天产业飞速提升的重要引擎。
记者:您如何看待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刘小勇:目前,滨海新区已成为国内融资租赁业的聚集地和示范地。随着融资租赁业延伸到新兴战略产业、旅游业、零售业等其他产业,新区将成为带动全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