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施锦珊,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是听说他刚与清华校友张朝阳、莫天全一起共同捐资7000万元作为清华艺术博物馆的首批建设基金,那是今年四月份的事。施锦珊个人向清华母校捐赠3000万元,我们福建人在慈善公益事业上的豪迈和大手笔又得到了很好的彰显。见到施锦珊,是在商会宴请全国工商联培训班学员的晚宴上,施锦珊笑容可掬,待人接物热情谦逊,没有企业家的锋芒,有学者的气质和风度。

施锦珊,泉州人,现任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融资租赁研究基地常务副理事长兼副主任,曾任源美金融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Director/President of Kingsland Finance Holdings Group(H.K.) Ltd.。

  在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大舞台中,施锦珊和很多以实业起家的闽商大佬不同,他受过高等教育,持有清华EMBA、法国巴黎HEC高等商学院EMBA、美国金融管理博士DBA等多项学历,有十多年国内外丰富的金融运作经验,在国内融资租赁市场,他带领下的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本期就让我们一同关注施锦珊与他的“鑫桥模式”。

  施锦珊:金融创新成就未来

  施锦珊最近很忙,他所领航的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即将在港挂牌,集资规模约3亿美元,将成为第二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内地金融租赁企业。在一个初冬的午后,施锦珊如约出现,拍摄封面照片的间隙,与他有了简短的交谈。

  试水金融,遭遇水土不服

  从1981年诞生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以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已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2011年整个行业租赁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形成了内外资、多种模式共荣发展的局面。在中国,融资租赁业仍是 “朝阳产业”。正是看到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2000年,施锦珊毅然辞去国外大型金融公司高管的职务回到了国内,并经过几年的实地考察调研,于2006年在清华科技园创立了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初建时的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基础薄弱,暗藏巨大金融风险。但尽管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国内融资租赁市场,施锦珊仍坚信融资租赁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相信依靠努力可以使鑫桥租赁后来居上。是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前行,还是摸石头过自己的河?成立不久的鑫桥租赁曾一度陷入迷茫。

  “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发展不快,有社会对租赁的认知度不高、转型期中国商业信用环境恶劣的原因,也有融资租赁业自身特别是法律不健全的因素,”施锦珊直言不讳地说:“管理主体不一、遵循的法规也不尽相同,多头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此外,在融资租赁业公司占主流的还是大客户,国银和工银租赁的业务都超过500亿元规模。施锦珊介绍,以占权重最高、影响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为例,国开行、工行的租赁公司做大飞机、大船舶融资租赁,动辄3亿至5亿元;民生租赁做挖沙船、商务飞机的融资租赁,一般规模也在1亿元;兴业租赁则做中小企业低碳环保方面的融资租赁;江苏租赁做小型的厂商设备,一般在300万至1000万元,泛银系的华融租赁、信达租赁、外贸租赁等四大资产公司旗下做的多是市政建设,如交通道路等。

  困境之下,泛银系的鑫桥租赁也在摸索,试图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施锦珊率领团队潜心于融资租赁模式的创新研究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尤其是在与中小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方案构思策划、租赁结构设计、融资创新安排等方面,他和他的团队一道,坚定不移地推进融资模式创新,最终领导鑫桥租赁走上了可持续稳健发展之路。

  创新发展,成就“鑫桥模式”

  在金融界,施锦珊富有创新意识,他时常在探讨融资租赁绿色发展的论坛或活动中出现,畅谈融资租赁创新发展,也正是因为其对经营模式和融资渠道的创新运用从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鑫桥模式”,成就了今天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广阔发展舞台。

  “鑫桥模式”,即是一种基于存量资产盘活,租赁创新融资的结构化交易安排。“鑫桥模式”应用于政府一些特许经营的刚性需求的与基础消费密切相关的自来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处理厂、城市燃气公司、城市供热公司、环城高速公路等资产通过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形式)安排,将城市基础设施优质资产存量盘活变现,将实物资产转变为金融资产,并在资本市场中定向安排资产证券化融资,解决一些地方政府财务负担过重的困境。传统的融资租赁是以动产类的机器设备作为租赁物件,而多数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厂房,鑫桥租赁公司大胆创新,除了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作为租赁物件外,同时也把工业厂房、物流中心、港口码头等不动产作为租赁物件从而为企业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鑫桥模式”既及时便捷地解决了政府和企业的资金短缺难题,又不增加政府和企业的债务负担,因此逐渐赢得了中央直属企业、省级国资委企业及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商的推崇,继而成为同行业竞相模仿的对象。

  作为民营外资融资租赁企业,在中国生存环境较为艰难,在制度建设、法律制度以及社会认知度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如果资金来源得不到完整制度的支持,得不到可持续资金支持,那么对设立这家公司的投资人来说风险是非常巨大的。“鑫桥模式”的出现成功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在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和2011中国金融高峰论坛上,施锦珊在“鑫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跨境结构化创新融资的解决方案,但他强调单靠自身信用能力条件来实现境外融资,也是难以持久生存的,必须拥有独立的创新能力和稳健的管理团队,以求得竞争性生存空间。“生存是被逼出来的,而逼出来并成功的东西总是最优秀的”,施锦珊说道。

  如今,鑫桥租赁已经发展成为融资租赁市场的领先者,近年来专为中国高增长行业内之企业提供创新的、以资产为基础的融资租赁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大型企业及营利性的城市特许基建运营商,主要从事能源、化工、运输、物流、公用事业及其它受惠于中国庞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根据权威机构一份关于国内融资租赁公司的报告,以2010年的融资规模计算,鑫桥租赁在中国280多家融资租赁公司当中排名第九,在中国商务部监管的260多家服务于大型企业的融资租赁公司当中名列第一,在中国服务营利性城市基建运营商的融资租赁公司当中名列第一,就2010年资产回报率及股本回报率而言,在前十大融资租赁公司当中名列第一。

  面对骄人的业绩,施锦珊平静地告诉记者:“只要有利于推动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责无旁贷;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我们最大的努力和贡献,是我们责任和目标。同时,也欢迎更多的同行解读鑫桥、模仿鑫桥。”

  内外兼修,迎接崭新未来

  在保持传统金融家的西装革履和风度儒雅,他面带中国式的微笑,十分平易近人,这就是施锦珊给人的印象。“沉淀、升华、传承、创新”是他欣赏的境界,他认为融资租赁与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鑫桥租赁充分利用跨境结构化融资途径,设计出了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多种产品,产品的完善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候需要签署的合同文件会达50份以上之多,这对交易方案的设计安排和结构设计思想的提出是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脑海里呈现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是漂浮在不同空间位置的结构产品,我们就如同一名结构设计师,要做的是使之达到一个最佳、最和谐的状态,我认为金融产品设计到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一门艺术。所以金融跟艺术是相通的,可以用欣赏艺术的态度来欣赏一个复杂的金融产品。”

  施锦珊大胆尝试,突破行业局限,走创新发展之路,在中国银监会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共同主办“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国际研讨会”上,作为唯一一家受邀参加会议的融资租赁公司的领军人物,他被点名邀请重点介绍了鑫桥租赁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业务的经验。此外,施锦珊还曾多次受邀到清华、北大、浙大、中国商务部等院校和机构讲授“应收债权结构化融资模式及风险控制”、“租赁资产证券化国际融资”、“商业银行国际保理融资及风险控制”、“基于中国成功实践的创新融资租赁模式”等专题课程。正是由于鑫桥租赁的创新发展,公司近年来多次荣获“中国最佳融资租赁业务模式创新奖”,“中国融资租赁创新奖”,“租银合作创新贡献奖”等大奖,施锦珊本人在第八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被授予“中国融资租赁领军人物奖”。

  如今施锦珊面朝金融租赁业的大海,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春暖花开,但施锦珊强调:公司还需要内修基石。“我们需要走出去,把目前存在的风险通过国际市场进行分解;既要在走出去的时候防范风险,同时也要学习风险管理经验,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发展完善我们的金融租赁模式,创新融资租赁业务,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除了修炼内功,还要回到政策环境。施锦珊表示,“我们的运营模式还要结合本土特色,同时也希望在政策上也可以创造国际化金融租赁的环境,目前,在出口退税、进口关税、外债管理等方面面临很多政策障碍,形成了金融租赁较高的成本,难以与国外同行平等竞争。”但这并不影响施锦珊对国内的融资租赁业的信心:“十二五"规划下,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成为推动经济的两驾马车,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首次提到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而当前宏观调控(对平台融资的控制)绑住了各地政府的手脚,地方财政有些吃紧,融资租赁在当下变得非常适合,融资租赁可将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盘活,然后用盘活的资金再撬动另外一个融资。这样一来,还可能会使一部分资金流入中国西部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应该说这是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

  纵观已经运用过及正运用着金融租赁业务的众多企业,不论是厂商融资租赁还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外商融资租赁,无不凭借着这种全新的营销模式迅速扩张业务并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市场需求导向也好,企业发展的需要也罢,都决定了融资租赁这一阳光运营模式必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一定会迎来其更加美好的明天。鑫桥租赁的成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在施锦珊的带领下,鑫桥租赁已经具备了和同行竞争的能力和风险意识。我们也衷心祝愿:在这条路上一直探索着、实践着的鑫桥租赁越走越好。

  附记:

  现代融资租赁产生于二战之后的美国。二战以后,美国工业化生产出现过剩,生产厂商为了推销自己生产的设备,开始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即:以分期付款、寄售、赊销等方式销售自己的设备。由于所有权和使用权同时转移,资金回收的风险比较大。于是有人开始借用传统租赁的做法,将销售的物件所有权保留在销售方,购买人只享有使用权,直到出租人融通的资金全部以租金的方式收回后,才将所有权以象征性的价格转移给购买人。这种方式被称为“融资租赁”, 如今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金融工具,目前全球近1/3的投资通过这种方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