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教育局在全市率先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一次性建设“班班通”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全区城区、坝区学校的每间教室和山区学校50%的教室已全部配备一整套先进的综合性能优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长期以来,教师都使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不仅耗费时间,影响教学效率,而且长年累月吸入大量的粉笔灰,极大地损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如今,这一现状在西山区的大部分学校里已不复存在,西山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一次性建设“班班通”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全区城区、坝区学校的每一间教室和山区学校50%的教室已经全部配备了一整套先进的综合性能优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此,老师们的反响是:“备课上课比以前轻松了许多,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们则认为:“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来到西山区棕树营小学一年级三班,明亮的教室里,身着统一校服的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端坐在座位上,专心地看着黑板上挂着的一块多媒体教学用的“白板”,讲台上,周老师手里拿的并不是粉笔,而是一个可以点击及控制网络程序的标记笔。指着“白板”上的美羊羊和几朵栩栩如生的红色花朵,周老师问:“你们帮美羊羊数一下,红花有几朵?”“8朵!”听到同学们整齐的回答声后,白板上又多了两朵红花……这是周老师在教一年级的同学们做数学加减法。
教室里的讲台变成了一个多功能的设备,讲台的“肚子”里摆放着计算机硬件、投影仪等信息化设备,将这些盒子关起来,则又变成了一个标准、漂亮的讲台。采用现代化教学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简直可以说是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
“自从启用了‘班班通’教育信息化系统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白板’看到色彩丰富的图像、身临其境的视频和寓教于乐的动画,大家学习的兴趣更高了,上课也更专注了。”栗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上课要用粉笔写很多字,画很多图,现在有了这个系统后,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减少了,学生们看到的是更直观、更真实、更标准的图像、字体或图形,对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提供了更高一级的平台。“而且,备课也比以前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
“班班通”教育信息化系统是西山区通过招商引资与美联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合作,在全省首家运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在原有的“校校通”基础平台上改造升级优化后形成的更科学、高效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使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情境,使思维活跃起来。彻底打破了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
西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永平介绍,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一次性为全区公办学校配齐中小学实验成套设备、计算机机房、教师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教室及校园监控系统;区政府从每年的教育附加费中分期付清设备配置基建费以及租赁利息和税费,4年后投资方无偿移交给西山区。“融资租赁就是‘借鸡生蛋’,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集中小钱办大事,这样的建设方式,节约资金、节约时间、简化程序、节约人力、规避风险还化解压力。”
“自从去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无论从学校、师生还是家长反馈来的信息,都证明了西山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网络建设模式的成功。‘班班通’通过综合管理、信息互动、资源共享、校校互通、班班互通、家校互联等区域信息整合,实现了教育模式的革新,为西山区的教育发展,好似搭建了一座登天的云梯。”张永平表示。
目前,西山区共配备了694间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城区和坝区学校已全部配齐,山区学校有一半完成了配备。年内,全区96个校点将实现全覆盖。不久的将来,“班班通”教育信息化项目有望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