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银行贷款已经不像去年那样缺规模,但新难点不断,“冰火两重天”格局渐现:一头是银行追着优质客户放贷,但实体经济走弱造成客户贷款需求下降,甚至出现不少中小企业提前还贷;另一头是所谓“风险行业”客户追着银行放贷,但因多家银行实际坏账率抬头,逾期增多,银行停止相关新增,排查风险。
在这样的“冰火两重天”之下,银行的内部工作机制如何?为推进贷款业务又玩起了哪些新“花样”?记者就此进行调查。
绕道租赁降利息
银行一方面“要挟”弱势小企业享用贷款议价权,另一方面,为了“傍”上强势的大企业大客户,银行又不得不想尽办法压低贷款价格。
可是,目前银行如何绕过存在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争夺大客户“银行自有办法。”某大行前任上海分行管理层向记者透露。
据他所知,眼下个别银行又开始采用2008年时用过的“灰色”办法:绕道金融租赁。“为了给大企业超低利率,银行将贷款客户转手让给下属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将资金从"贷款项下"变去"租赁项下",巧妙绕开贷款利率下限的监管限制。”他并称,“2008年国家推行4万亿救市政策,银行贷款放不完,就有个别银行用这个办法争取大企业客户。”
怎样的企业能以“租赁”的形式获得流动资金?他表示,企业如果有交通工具、大型设备、商业地产,就可能钻“售后返租”的空子,即先将这些固定资产卖给金融租赁公司,然后再从金融租赁公司获得“贷款”租用固定资产。在这个账面游戏背后,企业获得的很可能是一笔年化利率只有4.5%的实际低息贷款,而金融租赁公司所需资金则可由银行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