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是青岛一家大型机械销售公司的负责人。从去年开始,大型机械设备市场出现萎缩,再加上金融政策的调整,很多曾经的业务客户陷入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一台大型机械设备价值从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企业拿不出资金购买,刘浩公司的销路也一路下滑。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浩遇到了专门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青岛某公司公司张总。两人经过一番对话,刘浩惊喜地发现,自己找到了企业融资的“破解之法”:生产或销售厂商与终端用户进行设备买卖洽谈,融资租赁公司根据终端用户的买卖条件与生产厂商签订买卖合同,与终端用户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公司出资购买设备,拥有设备的所有权,而终端用户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并每年支付租金后,便可在租赁期内拥有设备的使用权。3~5年租期结束后,终端用户便可根据合同约定享有设备的所有权。

  按照这套融资租赁方案,刘浩发现,企业现金流流转加快,财务成本降低,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和销售压力。和刘浩一样,很多生产厂商或终端用户之前一直沿用传统的销售购买方法,着实没有想过产品也能“租着卖”或“租着用”。

  青岛科泰重工是一家生产销售全液压压路机的机械厂家,2010年其全液压压路机销售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跻身全国全液压压路机销量三甲。面对新市场机遇的不断出现,单一的付款方式严重制约科泰重工的销售能力,为了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科泰重工也采取了融资租赁的方式。

  2011年3月7号,青岛科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与莱茵达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青岛正式签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据了解,该业务的开通将会极大地提高科泰重工的销售业绩和资本运作效率。这样的战略合作形成了客户、经销商、莱茵达和科泰重工四方共赢的局面,为四方的业务开拓,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广阔的市场平台。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金供应渠道。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是银行信贷和证券融资的一个重要补充,是社会资金供应的三个主渠道之一。而在中国,融资租赁业正迎来发展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