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难解政策纠结

  其实,梅赛德斯-奔驰金融推出的全新模式,上汽集团旗下的安吉租赁早有尝试,不过他们并没有那么乐观。

  安吉租赁有限公司汽车融资部和市场部总监魏强告诉记者,融资租赁与汽车贷款、信用卡分期付款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客户是在租期满后才拥有车辆的产权,在此之前汽车的产权归安吉租赁所有。

  安吉租赁隶属于上海汽车集团,由上海汽车集团旗下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全资控股,2006年4月由商务部审批获得“融资租赁”资质,于2009年前后开始汽车融资租赁业务。

  魏强说,中国消费者要融资买车,可以覆盖需求的途径并不少,如银行的汽车消费类贷款、专业汽车金融公司贷款、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融资租赁甚至部分典当行。

  其中,银行融资的成本最低,针对的是信用最好、有抵押、工作稳定的最优质的20%客户,他们的需求通过银行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分期付款就能解决。至于资质最差的20%客户,大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实现融资。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企业的目标是位于中间的60%客户,不过随着银行越来越不满足只做20%客户的生意,这些中间客户的争夺正越来越激烈,“这是一个混战区域。今年上半年,光我听说的新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就有几十家。”

  当然,融资租赁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门槛较低、融资比例高并且能提供租赁发票。更重要的是,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一般只服务于个人客户,而且,银行一般不会接受100万元以上的融资需求,一般只能解决乘用车的融资需求。而融资租赁不仅针对个人客户,还能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融资额度也更高,另外,安吉租赁还有很多商用车和经营类车辆的服务。

  采用汽车融资租赁,车价、汽车牌照、购置税、保险费等各种费用均可以计入融资租赁的成本中进行分期支付。“以上海买一辆20万的车为例,加上上海车牌,购置税、3年一次性支付的保险费用,消费者即使申请到首付30%的贷款,最终要支付的费用依然高达16万元。”而采用融资租赁的打包模式,首付只有6万元左右。

  魏强说,很多私营企业主购买豪华车,无论是以个人名义还是企业名义,都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银行是不会针对你的奢侈享受型需求提供贷款的。所以有些企业主只能以企业名义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再挪用去买车,这样虽然不至于影响企业现金流,但却承担了违规风险。”而融资租赁却能解决这个问题,租赁发票还能计入企业成本。

  最近几年,安吉租赁的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年增长率都在100%以上,不过魏强说,和欧美的同行相比,中国的融资租赁产业还只是刚刚起步。

  “欧美50%到60%的新车销售采用融资租赁模式,30%到40%采用汽车贷款类模式,只有10%左右是全款购车。”魏强说,欧美汽车的使用年限一般是2到3年,“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只需要按照汽车的3成价值来支付租金,20多万元的车,每个月租金也只要大概300元左右。所以欧美大多数消费者两三年就能换一部新车。”

  欧美消费者对汽车强调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保有价值。不过,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很难出现,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买车要支付10%的购置税,“这些钱付出去就没有了,循环建立不起来。”

  另一个让融资租赁模式难以快速发展的障碍是管理体系的障碍。“安吉是上汽集团投资的,由商务部管理,而银行、汽车金融公司都是银监会管理的。另外,中国还有一些公司叫金融租赁公司,一些叫融资租赁公司,这两个名称在国外是一个概念,但在中国就意味着主管部门不同。”魏强说,不过由于安吉租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所以实际上是受到商务部和银监会双重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很多。“去地方车管所办手续的时候,银监会体系下的企业,去办理抵押备案都没问题,但作为商务部下面的企业,去办理抵押备案,车管所就会问,你有银监会批文吗?没有银监会批文,就没有资质提供贷款,不能提供贷款,凭什么给你办理抵押备案?”魏强说,这种政策上的死循环,如今是限制融资租赁模式快速发展最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