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当时整体信贷环境宽松的背景下,被业内誉为“引领中国水泥结构调整的典范,为中国水泥行业创造了一个奇迹”的南方水泥,凭借其不断壮大的业务规模和央企背景,引来金融机构的蜂拥,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但是交通银行提前一步看到了企业在迅速扩张之后融资方式即将面临的新问题。在经济运行的高速轨道上,信贷环境松紧有时,政策调控避无可避。在结束一轮宽松政策之后,必将迎来紧缩调控,如何探索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不久之后一定会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而南方水泥,也在冷静地思索能持续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发展渠道。双方再一次想到了一起,坐下来面对面讨论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模式。 在深度把脉南方水泥行业特征和经营需求后,交行发现其下属实体生产企业的大型水泥设备生产线等固定资产并没有被完全有效地盘活。为此,浙江交行将如何最大效益盘活这些存量的资产作为突破口,利用其综合化平台,携手交通银行子公司交银租赁公司,在众多租赁公司的激烈角逐中,凭借高效服务杀出重围。 然而交银租赁公司和浙江交行的客户经理在处理这笔业务时,却发现它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繁琐。融资租赁业务不同于融资金额仅为抵押物评估价值50%的一般抵押贷款,它是按照评估的账面净值,1∶1盘活资金,也就意味着每一张发票背后便是每一件设备的价值,而这些价值都牵系着企业最终能融得多少资金。所以,在南方水泥的成员企业虎山集团开展的长达一周的现场办公中,仅整理设备发票,就耗费了他们好几个白天黑夜。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高效快捷的服务,就是对它节约资本的最大金融支持。 最终交银租赁对南方水泥在浙江省内的下属四家企业发放融资租赁款7.2亿元,且执行的利率为同期基准利率下浮10%,融资期限长达5年。至2012年初,交银租赁对南方水泥的融资租赁总额已达15亿元。 付出终有回报。交银租赁公司和浙江交行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南方水泥的信赖和支持,在顺利完成南方水泥融资租赁业务后,也开启了与浙江海运有限公司的40亿元融资租赁业务合作。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众多企业纷纷上门来洽谈此类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