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第68届中国国际医博会上,GE医疗的“基层医疗创新”介绍吸引了不少眼球。“以前GE医疗产品在基层市场销售占比不到20%,希望未来三五年可以提高到50%。”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如此表示。据了解,未来三年,GE计划推出40多款产品,其中七成会针对基层医疗市场。
无独有偶,最近“吞下”两家中国企业的美敦力也铆足劲欲进军本土基层医疗市场。
记者了解得知,对于不少已习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做买卖的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庞大的基层市场在未来发展战略中可谓意义重大,所以现阶段有不少“大佬”已开始从产品线到销售渠道,争相“向下沉”,尽快做出调整是多家医疗器械公司目前努力的方向。
途径:融资租赁或并购本土企业
“考虑到中国国情,我们做出了融资创新。”段小缨表示,将适度增加开放例如二级以下、年收入在500万~1500万元人民币的中小医疗机构的融资项目业务,以保证他们有能力购买GE产品。
以GE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某CT产品为例,融资期限三年,涵盖年收入1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公立县级医院和年收入8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公立乡镇级医院。“我们会为用户量身定做融资方案,某些设备可以不用担保,先安装设备后还贷。”段小缨说。
“我们收购康辉其实就是看重其在二、三线城市的服务能力。实际上,美敦力自己在三甲医院的渠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要销售下沉就还得借助康辉的渠道优势。”美敦力中国公关总监吴伟农表示,国家新医改政策将对县级医院增加投入,而美敦力产品要想抢占市场,必须做到价格下调,拿出符合市场发展的“价廉物美”、经济适用型产品来适应基层医疗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