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下午,与会嘉宾围绕“如何解决飞机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困境”、“租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租赁资产如何流动起来”以及“设立航空租赁基金、利用证券(债券)市场和租赁企业IPO”进行了谈论。香港国际航空租赁有限公司Peter主持本组座谈。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刘通午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境内外贷款成本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在机会成本和利率成本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租赁公司会通过引进投资、发行债券,境外上市等途径使用境外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引进和转化上的问题。”刘通午表示,针对这种情况,人民银行在政策开源方面,尤其是行政审批放宽限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谈到融资租赁公司自身融资的问题时,中信富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琨说,对于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还有一个借外债的渠道,就是通过和境外金融机构合作,获得贷款。“但总的来说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的困难还是比较大的,”王琨分析,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自身信用还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信贷机构的评级措施、信贷审查指标体系与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不太相适应的,甚至限制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