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很多企业不了解融资租赁,但与我们合作的客户尝到的甜头可不小。很多企业与我们第一次合作时,开到公司楼下的都是桑塔纳,现在全部开上奔驰宝马了!”说这话时,熊先根的脸上洋溢着一丝“得意”。

  从找市场到客户主动上门

  本来以为熊先根当初就是做融资这个行当的,可跟熊先根一聊,才发现并非如此。

  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是1985年开始成立,当初的宗旨就是为江苏的乡镇企业服务,公司在1988年国内第一批领到金融牌照的,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做得非常红火。

   “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也停止了业务,直到2002年公司开始重组,我就是那时到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熊先根说,没来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只前,他都不知道江苏还有这么一个公司。接手后的问题很快就来了:公司业务停了这么久,到哪儿发展客户?所需要的人才从哪里去挖掘?最终他们确定了主攻印刷和医疗行业。可难题又来了,他们上门去发展客户时,人家根本就不理他们。

  此路不通,只得另寻办法。他们将目标锁定在设备制造、销售企业,与他们合作,然后找客户。采取这种办法,既可以帮助制造、销售企业卖出产品,又可以帮助要购买设备的企业节省资金,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利,一举三得,没想到这种营销模式一炮打红。在做了几家单位后,这些单位就开始互相传播,完成了从找市场到客户主动上门的转变。从2003年开始,公司的业务就全部走上正轨。

  帮助小企业跨越发展

   “其实我们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服务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不一样,你别看他运作起来比较难,但他的资金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很容易控制风险。”熊先根说。

  提起众多的合作客户,熊先根如数家珍。南京有一家印刷企业,从2003年到2008年,公司与他们连续做过4笔单子。那个印刷厂当时只有一台机器,想要扩大规模,可手头上没钱购买设备。后来他所拥有的那台设备的制造厂家就建议他与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联系,看看能不能找到帮助。于是,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就开始联系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先跟他们公司做了一台机器的业务,当时该机器的价格为500多万元。随后的几年内,他们不停的合作。当该印刷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手头上的流动资金又不够了,印刷企业就将机器又卖给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然后再租回来。最后一次还做了一笔档次很高的设备订单,总价在1000多万元。熊先根告诉记者,这几年间,他们与该印刷企业合作的金额为3000万元左右,对于一个典型的小企业来说,数额是绝对可以的。这家企业也由1台机器发展到7台机器,从很小的规模到发展到在南京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这种事例太多了,很多企业与我们合作过一次后,就开始连续不断地合作,现在我们的业务单位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份,佳木斯、海口都有。”熊先根说。

  为何会买下飞机用于出租

   2007年时,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斥资数亿元,“买”了海航集团旗下中国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架波音737系列飞机。跟一般“买卖关系”不同,这架飞机未来几年内的使用权仍归新华航空。若此期间新华航空能把购机钱及利息还给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那么飞机的产权也将还给新华航空。

  一提起这件事情,熊先根就笑了:“这其实是次巧遇,不是主要的业务。”他告诉记者,2002年公司开始重组的时候,那时手头上有很多资金,没有地方去,小企业一时也用不了那么多。正好他有个朋友做信托的,有一个熟人在新华航空,知道新华航空需要资金,于是就开展了业务联系。2007年知道航空公司有这方面的需求后,尝试性地做了,还就做成功了。对于风险问题,他解释称,他们起初也担心航空公司的还款压力太大,但飞机的编号是有登记的,所有权也是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实在不行,就是把飞机卖掉也不会亏太多。

  熊先根还透露说,现在他们还在与一家航空公司谈,过段时间兴许还会有类似买飞机的大手笔。

  在采访快要结束时,熊先根一再强调自己公司的定位是中小企业。“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企业用未来的收益拿到现在的设备,现在我们客户平均单笔融资为500万~7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