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机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我们租赁机构给出的选择是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航运租赁部市场总监魏桃李坦言,因为航运市场的低迷,几乎国内所有的银行都把航运业列为高风险的行业,大部分的金融机构、租赁公司都会谨慎选择航运行业。
那么航运业的业务做还是不做?在魏桃李看来,目前是金融机构、租赁公司进入航运市场的大好机会。他解释,与之前的资产价格相比,目前的航运资产价格较低,资产价格低,则意味着下跌的空间更小了,抗风险能力更强了。
他表示,目前民生租赁不仅要做航运业的融资业务,而且还将于航运业风雨同舟。航运业低谷时,民生租赁愿意与航运业风险共担;市场回暖时,希望能收益共享。
航运企业遭遇融资瓶颈
自2008年以来,我国航运业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历了一段过山车式的震荡时期,曾经一度辉煌的航运业跌入了低谷。自此,航运业开始了漫长了低迷期,尽管曾一度回暖,却依然无法摆脱长期熊市,整个航运业深陷寒冬。
在上海航运交易所副总裁王坚敏看来,航运业持续低迷主要是受三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二是经营成本高;三是航运运力严重过剩。王坚敏表示,前些年航运市场较好的时候,不少航运企业盲目扩张造船,导致运力严重过剩。目前看来,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航运市场表现依旧低迷。
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曾表示,2012我国超过80%的航运企业都处于亏损局面。多年来的低位徘徊,促使多数企业进行了结构调整,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航运业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在航运业重新洗牌和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即融资难。
德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马力认为,航运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是一个受周期影响非常明显的行业,而且航运风险波动较大,仅靠企业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航运业的发展。”他表示,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航运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
“在航运企业比较低迷的时候,谁愿意给你担保?不少企业看到航运企业的人过来,跑都来不及了。”任马力感慨,行业低迷的现状使得航运业的春天遥遥无期。
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担保体系尚处于完善期,大部分银行还不能接受企业融资买船、造船的业务。任马力呼吁政府和银行能够给予民营企业政策支持和优惠,在贷款和信保方面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