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组建的“上海租赁行业综合信息服务与交易平台”30日成立,这是顺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国租赁行业成立的首家专业化信息服务与交易平台。
  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高传义表示,“上海租赁行业综合信息服务与交易平台”将通过对行业资源的整合,逐步实现租赁行业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的良性互动,促进租赁市场更好服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当前重点工作是借助自贸区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加快推动融资租赁行业与国际接轨。
  来自商务部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信息显示,近年来全国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企业总数700多家,融资租赁资产总量约两万亿元人民币。截至10月底,上海各类融资租赁企业达203家,其中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12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187家,金融租赁企业4家。融资租赁行业对专业性人才、市场机制建设以及行业公共服务的需求十分紧迫。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张曙东指出,融资租赁的大环境正逐步形成,社会认知度逐步提高,相关政策措施也在逐步协调。目前,融资租赁行业进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他指出,目前中国60%以上的飞机都是通过融资租赁购买的。同样,其他很多融资租赁的机器设备也具有相同的金融指向。融资租赁将“融资”与“融物”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吸引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出口、扶持中小企业、扩大产品销售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出租方对于租赁物所有权的保留及其他配套的风险防控措施,使得融资租赁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

  市商务委外资处处长朱民介绍,自贸试验区内已有9家融资租赁企业。他表示,自贸试验区已就贸易相关领域,包括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新措施,并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释放了很多新的发展空间,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内融资租赁业将会有更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