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国租赁蓝皮书》主编、经济学家杨海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13年全国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大关,达到21000亿元左右,比上年底15500亿元增加约5500亿元,增长幅度约为35.5%。
  2013年是中国融资租赁业复兴后波动最大的一年,营改增税收政策试点,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利好的期望,从年初开始,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到6月底,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达到19000亿,比上年底增长22.6%。但是,随着融资租赁业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业内外一些专家对占业务总量约50%的售后回租业务提出质疑,认为售后回租实为抵押贷款,财政部和国家税收总局下发的37号文将这一业务的税收提高了30多倍,最高法院关于融资租赁司法解释也对这一业务持否定态度。这对融资租赁业冲击很大,售后回租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致使第三季度全国业务总量首次出现环比零增长,行业发展陷入困境。
  好在国家有关监管部门能认真听取行业的呼声和建议,通过深入调研后及时进行政策调整。12月1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106号文,宣布37号文废止,继续支持售后回租业务的发展,最高法院也否决了售后回租实为抵押贷款的指控,才使行业发展重现生机。虽然到年底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由于许多企业已有政策信心和业务储备,足可以形成一个小的业务高峰,使第四季度回复正增长的态势。
  杨海田说:2013年的行业波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进程,但从另个角度看,却由此引起了社会对这个行业的关注,使行业的认知度大幅提升,也使一些长期处于模糊状态的理论问题通过研究和争论变得清晰起来。
  1、原来融资租赁不是什么“二银行”、“类金融”、“准金融”、“金融服务业”,或是什么“流通服务业”,她应该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一样,同属于金融业,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应属于非银行金融企业。因此融资租赁应该与银行业保险业一样,享受同样的差额纳税税收政策。
  2、售后回租业务是融资租赁业三大传统业务之一,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运作方式,都与银行的抵押贷款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正是因为出租人和承租人同属一人的运作方式,才使她可以成为盘活大量国有资产的最有效手段。当前,全国售后回租业务总量已经达到1万亿的规模,却没有发生大的违纪违规现象和足以影响行业形象的风险,这就是这一业务的魅力所在。
  3、不动产融资租赁业务是否具有很大风险,是禁止还是放开,不应该由监管部门确定,应该由企业在实践中选择。应该说,融资租赁业作为金融业,其所有业务都有风险。国内外已有经验证明,不动产融资租赁如高速公路、厂房、楼宇等,其风险不见得就一定很高;动产融资租赁如飞机、船舶、工程机械等,其风险也不见得就很低。国家管理部门如果对不动产融资租赁业务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相信我们的企业家们会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