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95%以上的飞机租赁资产,400多家飞机租赁公司落户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不断创新金融方式,实现租赁产业在东疆保税港区集聚,受到全国关注。昨晚(21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以“创新金融模式 打造租赁集聚区”为题,报道东疆保税港区金融方式的创新经验。
东疆保税港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成立6年来,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区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金融方式,改善投融资环境,使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等的租赁市场逐步打开,租赁这一新兴产业正在保税港区不断发展壮大。
报道说,再过几天,东疆保税港区将完成第312架飞机——空客A319型飞机的租赁业务,但和以往不同,这笔业务是两家租赁公司联合完成的。工行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航空部董事总经理林锋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本身飞机租赁行业的需求是很大的,必须要靠很多租赁公司来完成: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的租赁公司之间的资源进行互补;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风险。”
然而,对租赁公司来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国家对于外币在境内企业之间的流转有非常严格的管控,两个租赁公司之间难以实现外币划转,而境外的飞机制造商又只接受一家企业付款。
东疆保税区作为我国飞机租赁业务的试点区域,在和天津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反复多次协商后,终于打通了保税港区内租赁公司之间的美元流通。
目前,在东疆保税港区,一支由海关、外管、国地税、商务委、发改委、工商局等部门组成的专家团队,正在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投融资、监管创新、税务结构设计等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注册、变更、报关、报税等一系列公益性服务。
“为什么选择东疆,因为东疆的软环境是很吸引人的一个因素。”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翀说。
很多原来只能在国外注册公司开展的业务,现在已经能够在国内便利进行。报道称,仅2013年一年,就有207家租赁公司在保税港区注册,目前,全国95%以上的飞机租赁资产,400多家飞机租赁公司已经落户东疆保税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