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李如在第三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表示,随着航空租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简单的类信贷融资租赁业务收益空间不断降低,造成与风险无法匹配。她认为,真正体现融资与融入相结合的经营性租赁才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李如指出,专业化经营是大势所趋,从而实现从靠利差盈利到靠资产管理盈利的转变。她说,航空租赁的专业性非常强,不仅需要销售、技术、法务等各方面团队的协同,更需要专业、科学的运营模式。“鉴于此,我们觉得未来航空租赁必须有专业化的专业队伍,通过设立专业化的人才体系,融资渠道、营销模式、产品体系等,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谈到航空租赁行业的未来挑战时,李如表示,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航空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以前,租赁企业从航空业企业包括航空公司中引进了不少专业人才。但李如认为未来这一模式难以持续。她强调租赁企业必须要加强内部培养,方能满足人才缺口。人才培养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但也正是租赁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由于税制改革造成了租赁公司成本增加,李如在发言中也建议各个保税区推出相应的补充政策。呼吁政府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给予航空租赁业更多的业务模式支持。

    李如还谈到,航空租赁也还面临着资产余值的潜藏风险。由于航空租赁是长周期业务,十几年后,宏观经济、行业格局、技术进步等方面都有难以预知的变化,或会导致飞机资产潜藏着一定的风险。她提示,有很多的租赁公司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控制不好,必将导致较大的损失。租赁公司对于资产余值控制必须有前瞻化的思维。

    2014年以来,全球航空租赁业资产包吸收、租赁公司上市和并购事件层出不穷。李如表示,针对这种情况,租赁公司应提起警惕,反思行业是否出现泡沫,资产的估值是否偏高,资产是否有未知的风险,国际比较大的租赁公司对我国公司又有多少屏蔽,这都是未来要关注的问题。

    李如表示,租赁公司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是每个公司的必由之路,但未必是一路坦荡,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开拓。其中的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如何平衡公司控制和境外公司的实体化程度,以规避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的主体确认直接影响到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从而影响到交易成本,也直接影响交易合作成功的程度。二是员工分散在国内外,如何设计内部流程和规范操作加强人员管理。外籍员工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实现文化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