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而银行由其业务性质决定,不可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中小企业的机器设备,在银行眼中却值不了几个钱,是银行最不愿意接受的抵押物。如何把机器设备盘活,在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境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开辟了一条经济便捷的途径。

  金融租赁公司是从事融资租赁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核心是融资行为,主要通过机器设备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简单说,当企业需要购买某设备时,可以由金融租赁公司先购买该设备,然后企业向金融租赁公司租用,企业不需要把大笔的资金压在机器设备方面,只需先支付设备总价的10%―20%就可以先行使用设备,生产产品,用利润所得支付租金。到期后,如果企业付清租金和利息,设备就归企业所有。此种方式类似于房屋按揭贷款,只不过在租期内,企业只有设备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这就相当于企业“租鸡生蛋”,然后再“卖蛋付租”,最后赚得蛋鸡。

  作为把服务对象定位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金融租赁的专业组织,融资租赁可以使中小企业的投资来源多样化。在国外,融资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被认为是“朝阳产业”。金融租赁行业发达的美国,企业通过租赁方式进行的投资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比例为30%;欧洲、日本的这一比例在10%以上;在我国,这一比例不到2%,与每年庞大的设备投资极不适应。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出现了金融租赁业务,然而到目前国内只有12家金融租赁公司,其中1/3进入重组或者破产程序。2007年银监会批准了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等5家银行出资成立金融租赁公司。目前,我国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规模为45亿元。

  作为朝阳产业的金融租赁业为什么在我国的发展如此缓慢?当金融租赁行业出现的时候,国内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间,该行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很难发展的——企业需要设备,更多的想法是希望政府投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产权明晰了,发展的动力增强了,私人企业更看重的是设备是否“为我所用”。从另一方面看,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2004年,该行业出现了很多不合规经营,造成整个行业的巨大损失,行业一度陷入停顿状态。而很多企业有一种占有的思维习惯,认为企业没有了生产设备就不能称之为企业,加上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很多企业还不知道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随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加大,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务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而金融租赁市场要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不仅要依靠金融租赁公司和中小企业,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设备制造商的推动、二手设备市场的完善等等,只有各方加强协同合作,这个产业才能够做大,也才能为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拓展一条便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