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第五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副司长武瑞林指出,东疆保税港区试点经营性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规模达到8.67亿美元,办理境外经营性租赁业务521笔。
据介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2015年8月起试点经营性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一年以来,东疆保税港区新注册租赁公司657家,办理境外经营性租赁业务521笔,业务规模达到8.67亿美元,其中东疆飞机租赁业务占全国新增租赁市场份额的90%以上。
武瑞林认为,初步看,经营性租赁外汇业务解决了企业比重问题,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试点政策的辐射示范效应与产业聚集效应显著,有力的推动天津东疆航空金融业的发展。
试点政策还有助于东疆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租赁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地区租赁业国际化水平。推动了租赁产业特别是飞机租赁业务的产业升级。更好的支持了金融租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国内经营性租赁业务模式具备了直接与境外模式竞争的比较优势。
目前,国内租赁公司致力于与境外租赁公司的合作,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将海外租赁飞机资产并购回归境内,促使境外租赁公司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将境外飞机产业、税收、GDP转移到境内,在充分发挥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武瑞林表示,未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仍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一如既往的支持航空金融产业发展,支持天津东疆的发展,为航空金融租赁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外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