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融资租赁业正处于井喷式增长态势,融资租赁公司总数已经超过7000余家。而上海的融资租赁业,由于自贸区的先发优势曾一度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2011年上海的租赁公司只有区区82家,到2016年发展到2000余家。由于发展速度过快,以及多种原因所致,目前融资租赁公司的空置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其主要原因,由于人才严重匮乏,造成企业顶层设计缺失,业务定位不清、风险控制困难、导致许多公司险象环生,难以为继,转让公司买卖牌照乱象比比皆是。
融资租赁是一种新兴的金融产业。在当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社会闲置资源、释放有效需求和促进金融市场完善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融资租赁以其强大的融资、理财、促销功能将成为当前抑制经济下行、稳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服务上海经济的崭新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融物代替融资的功能将成为解决中小微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它的盘活存量资产的理财功能将成为解决政府财力不足和融资难、解决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行、轻量化生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将产能转移到国外助力“一带一路”的强大推行器。
由于融资租赁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应用科学,即涉及金融、贸易、法律、财务、税务及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包括机械结构,生产流程等理工科知识。因此,融资租赁管理者及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特别高。据测算,目前我国融资租赁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将近五万左右,加之当前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本科以上的大中专高等院校尚未开设融资租赁专业课程和学位,种种现象表明,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一个严重因素。因此,当前人才培训、人才外包、人才租赁的市场需求很大,人才队伍和专家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