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某地国有平台融资中介违规获利的退缴通告,要求国有融资平台的融资中介退还自2016年以来涉及平台融资的相关机构和个人的介绍费、顾问费、咨询等不当利益主动上交至专门账户,这一通告将融资平台中介这一群体置于聚光灯下。
  
  融资租赁这个行业曾经也是红利满满,特别是政信领域,因为早期城投平台管融资的人也不太懂融资租赁是什么,政信类项目的金额动辄上亿元的额度,加之城投平台融资身上有政府隐债的原罪,时不时被政策限制融资,融资租赁这一非标融资方式以其灵活性深受融资难平台的欢迎,这几个因素叠加发挥作用,造就了融资中介的暴利,暴利到什么程度呢,一笔业务的收益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的消息都不是什么大新闻。如果有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掺杂其中,融资顾问费恐怕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QJP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熊ZW刚刚落马,其利用职务便利,在信托融资、定融业务承接等方面为他人牟取利益,并多次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涉嫌犯受贿罪。熊ZW利用职权个人决定同意由高某某承接QJP城投公司定融业务,在熊ZW的帮助下,高某某先后承接了QJP城投公司定融业务16个,备案金额累计57.2亿元;而他本人也收受了好处费1100余万元,这些好处费以及相应的孳息全部由行贿人高某某代为保管。
  
现在的融资中介费基本上已经没有那么暴利,秋后算账的时刻却来了,看来出来混迟是要还的。网上也有不少文章在讨论退缴这一行为在法理上是否恰当,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立场。融资平台中介本来跟其他各种行业的中介一样也是一个正常的行业,可为什么会受到特别“关照”,除了不合常理的暴利之外,还有几个特点,一是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承担融资职能,每年的融资额度非常大,是纪委监委关注的重点。二是融资平台业务较为简单,门槛非常低,做融资平台中介的鱼龙混杂,容易出现违规的情况。三是平台融资的利益巨大,诱惑也是巨大,有少数官员不能经受糖衣炮弹的攻击。
  
  借由这次事件想谈一下融资中介价值链和对租赁公司的影响。融资中介跟其他中介一样,首先创造的价值就是连接资金方和融资方,起到桥梁的作用,降低信息差;接下来是协助融资方提供符合资金方需求的融资材料,配合后续流程,撮合成交;还有的中介可以做到提醒融资方按照还款,及协助租后管理的相关工作。这一系列工作本身是有价值,当然也可以获取一定的报酬。以上是正常的利益实现方式。
  
  融资中介的非法所得主要是利益不兼容的问题,国有融资平台所支出或节约的融资成本与个人关系不大。在当年主管部门对这一行业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融资中介不仅赚了正常中介的钱,还充当了权力的白手套,所获暴利可以想见的,风险也可以预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上的一篇报道指出:“江苏省纪委监委审理的某省管干部通过其子与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虚增交易环节,违规获取手续费和利息的问题,经过与案件承办部门全过程沟通配合、多方面引导取证,该问题被认定为受贿。”
  
  不知这一追缴行为是否会在全国蔓延,有其他省份跟进,融资中介即使能够免于被追缴获利,开拓业务也比较难了,未来政府也会紧盯这一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该有一批融资中介会离开这个行业。这一事件对租赁公司的影响也较为深远,业内标杆租赁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在提倡“去中介化”和“区域深耕”,虽然不能做得彻底,但方向无疑是有远见卓识的。
  
  “去中介化”的好处可以从几个方向考虑,一是客户关系掌握在租赁公司自己手中,公司的客户经理自己开发的客户,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客户经理离职与否,客户都会留在租赁公司,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如果是融资中介推荐的客户,租赁公司与客户关系很弱,难以再次开发,除非还是找中介,易受中介左右。二是融资中介推荐的客户一般风险偏高,大家都知道一手的客户信息很值钱,多手的网红项目信息很可能是雷,公司自己开发的客户是一手客户的概率更大。三是中介项目收益大多偏低,因为融资中介要在中间收取费用,客户能够接受的成本就那么高,只能压降租赁公司的收益空间,如果中介项目收益高,风险更高,雷的概率更大。
  
  “区域深耕”是去中介化的保障。去中介化的好处很多,但租赁公司的要想开拓市场谈何容易,特别是小型的租赁公司人员和资金实力有限,经验不足,在短时间内要完成业绩指标,通过融资中介到达客户是最快的途径。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区域深耕是以一定的区域为界,熟悉区域内的客户,建立直接的联系,这样才有可能摆脱对中介的依赖,客户经理本身的工作有一部分就像中介的工作,相当于将中介产生的这一段价值很大程度地保留在了租赁公司内部。现实是如果中介的收益高于在租赁公司任职的收益,有很多客户经理也确实成为了融资中介,这都是人往高处走的正常行为。租赁公司持续培养成熟客户经理的能力就特别重要,这是另一话题了。
  
 话又说回来,融资中介既然可以做得这么大,肯定有其存在的空间。对于小型租赁公司快速开拓业务,积累资产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但对于志在保持可持续增长能力的租赁公司,希望规模和盈利能力做到业内领先的租赁公司管理者来说,“去中介化”和“区域深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