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纪委官网发布《滨海新区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挺立潮头》一文,其中提到: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如今,这片改革开放“试验田”已成为天津乃至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落地全国首单离岸发动机融资租赁业务,开展全国首笔标准化绿色融资租赁业务,发行全国首单优先级AAA评级港口收费收益权ABS项目……9年来,诸多“第一”“率先”“首家”标注了天津自贸试验区“敢为人先”,打造产业集聚“增长极”的鲜明印记。
“天津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平行进口车和保税维修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全球仅次于爱尔兰的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这里拥有国内最大、最全、最广的租赁飞机资产池。与此同时,商业保理企业资产总额近3000亿元,保理资产总额和保理融资余额稳居全国首位。”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正是凭借自贸区叠加综保区的政策创新优势,以及“专家+管家”的服务优势,东疆综合保税区成为国内最大的融资租赁聚集地,租赁资产规模超过1.5万亿元。“东疆租赁模式”美誉全国。
附:原文
滨海新区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
挺立潮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王卓自天津报道
2024年1月16日深夜,在航行2万公里后,装载2500余吨智利车厘子的大型集装箱班轮“BACH”号缓缓驶进天津港。码头岸边货运卡车早已等候就绪,连夜开往北京新发地、天津海吉星、河北高碑店等批发市场。
次日凌晨3时,第一批15个货柜的车厘子就已抵达京津冀三地农贸批发市场,快速上架售卖。这2500余吨车厘子的到来,将此前“不敢高攀”的大型号车厘子拉回亲民价位。一时间,“车厘子自由”成为今年春节京津冀老百姓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天津港全方位提升各环节物流速度,单箱车厘子码头作业时间压缩至20分钟以内;天津海事部门全面升级船舶“零待时”举措,以远程预审方式开辟绿色通道助力船舶直进直靠,整个进港流程节省2个小时;东疆海关依托口岸智慧管控系统,实现放行直提、入场堆存和查验货物的自动分流,从卸船到装车、出闸仅需45分钟……一颗车厘子的鲜度折射出改革开放的滨海速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滨海新区的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2013年5月和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滨海新区考察,强调“天津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平台,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努力为全国改革发展积累经验。”“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为滨海新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滨海新区成为天津打造“一基地三区”的核心区,到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运营,滨海新区不断实现新突破……目前,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40%以上,税收总贡献和工业总产值占5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60%以上,外贸进出口额占7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占80%以上。
对外开放,港口是重要门户。滨海新区的经济外向度超过90%,天津全市153公里海岸线都在滨海新区。“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港时提出殷切希望。
加快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是港口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之一。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天津港驶入智慧发展的“快车道”。
只见货来往,不闻人语响。在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巨轮靠岸,百米高的青色岸桥伸展长臂熟练地抓起红色集装箱,平稳落在白色无人驾驶集卡上,不远处的堆场内车辆穿梭如织……作为传统码头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典范,变“聪明”的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不断打破世界在泊船时效率纪录。
在升级改造传统码头的同时,天津港还打造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引领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进入2.0时代。2022年10月13日,随着自动化岸桥将标准箱从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上吊装至“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仅用时33个月,创下从开工建设到完成100万标准箱作业的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用时最短纪录。
依海而立、靠港而生,坐拥天津港这一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国际枢纽港,滨海新区将港口资源作为“硬核”优势,深度融入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如今,这片改革开放“试验田”已成为天津乃至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落地全国首单离岸发动机融资租赁业务,开展全国首笔标准化绿色融资租赁业务,发行全国首单优先级AAA评级港口收费收益权ABS项目……9年来,诸多“第一”“率先”“首家”标注了天津自贸试验区“敢为人先”,打造产业集聚“增长极”的鲜明印记。
“天津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平行进口车和保税维修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全球仅次于爱尔兰的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这里拥有国内最大、最全、最广的租赁飞机资产池。与此同时,商业保理企业资产总额近3000亿元,保理资产总额和保理融资余额稳居全国首位。”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正是凭借自贸区叠加综保区的政策创新优势,以及“专家+管家”的服务优势,东疆综合保税区成为国内最大的融资租赁聚集地,租赁资产规模超过1.5万亿元。“东疆租赁模式”美誉全国。
开放推动改革。除了将货物“引进来”,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承载地,滨海新区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吸引更多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落地发展。
发布自《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实施以来国内首份自贸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完成全国首票跨关区“保税租赁+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天津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实施615项制度创新措施,其中42项全国推广。
一组数据证明了外资为滨海新区投下“信任票”:截至目前,滨海新区累计吸引外资企业约1.9万家。2023年,滨海新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76亿美元。
面朝渤海湾,背倚京津冀,天津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滨海新区是重要承载地。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窗口期,滨海新区持续提升载体功能,加强现代服务业、金融、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导入,着力打造标志性承接集聚区,协同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北京中关村东南方向100多公里之外,有另一个“中关村”——2016年11月,作为京津两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
“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这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考察时的殷切嘱托。
近年来,围绕创业者的需求去改变园区生态,滨海新区在全国首创以企业为主角的主题园区共同缔造理事会共治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深度融合,创新氛围更浓、营商环境更优、员工生活更便利。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新年伊始,天津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项目——天津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甫一启动,就迎来首批入驻的12家科技创新企业。未来产业园将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科技服务为主导产业,融合研发、中试、检测、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创新主体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研发、小试、中试全链条的孵化转化需求,实现科技园打造京津冀创新成果转化新高地的远景目标。
一曲曲产业协同、自主创新的高质量乐章在这片热土轰然奏响。截至2023年底,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超过5000家,累计为1000余家北京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和应用场景支持。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入库193家,4年复合增长率100%;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9家,4年复合增长率91%。
在滨海新区,更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正不断转化为民生红利。
前不久,“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模式在京津两地海关紧密协同配合下落地,首批香化、护肤等品类832件保税展示商品运至天津空港经济区门店。消费者可以在店里体验后通过手机下单,京津冀地区实现次日送达。
一年前,京津冀三地海关联合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推进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着力破解制约经营主体发展的关键掣肘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023年,滨海新区累计向北京和河北自贸试验区推送172项改革试点经验和案例。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建立通办联动机制,共同推出179项“同事同标”事项,162项高频事项三地跨省通办。
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满意。一项项举措、一次次合作背后,是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来,滨海新区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突出二三产业联动,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协作项目,推动协同发展往深处拓展、在实处见效。”滨海新区区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从盐碱荒滩到时代“弄潮儿”,改革开放催生了渤海西岸的一座新城。如今,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滨海新区正在蓄积更大动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上劈波斩浪、挺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