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是目前国际上普遍的非银行金融业务,通过向设备供应商购设备、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并收取租金,赚取利差收入。回顾主要经济体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发展停滞—转型调整”的不同发展阶段变化。

  处于转型调整期的金融租赁行业

  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开始于1981年,成为从国外引进设备与技术的有效工具。2007年中国银监会从政策上允许商业银行控股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全国共计68家金融租赁公司,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约700亿元增长了近百倍。从2018年开始,监管收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行业长期隐藏的问题演变为风险,金融租赁公司开始经历发展阵痛期,陆续主动或被动开始思考转型路径。随着监管政策愈发明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断强调非银金融机构要回归本源主业,主要的金融租赁公司均已下定决心,把专业化发展作为未来的主要战略重点。

  第一类是聚焦高价值租赁物,典型的为航空航运业务。该类业务聚焦飞机、船舶、大型机械设备等高价值标的物,特点是单笔金额大、易做出规模。飞机、船舶是国际普遍认可的“天然租赁物”,具有成熟透明的国际市场、清晰的所有权登记体系,对具有雄厚资本实力和资金价格优势的银行系大型金融租赁公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除兴业金融租赁公司、华夏金融租赁公司外,其他规模千亿元以上的金融租赁公司的航空航运业务占比均在30%以上,其中交银金融租赁公司、工银金融租赁公司的占比达到60%以上,这些金融租赁公司的直租和经营性租赁资产主要也来自航空航运业务。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飞机宗主国,超越希腊成为最大的船东国。

  第二类是聚焦小微客户群。江苏金融租赁公司、永嬴金融租赁公司、民生金融租赁公司、国银金融租赁公司是这一类的代表,它们通过合作机构或大量的地推业务营销人员,聚焦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群体,大力拓展小微租赁、厂商供应链租赁等小额分散类业务。这类模式的核心点是强大的金融科技系统和智能的风控审批及资产管理体系。该模式的租赁物包括车辆(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如挖掘机、塔吊、高空作业车)、小型生产设备(如印刷机、注塑机)、农用机械等,这类租赁物有成熟的二手市场,易于变现,或属于承租人的核心生产经营设备,对项目风险能起到“双保险”的作用,从而使租赁产品拥有了相较于银行信贷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第三类是聚焦目标行业。相比银行的属地化经营,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行业专业化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全国范围挑选行业内目标客户。一些金融租赁公司深耕细分产业,已逐渐建立起竞争优势。近几年最流行的专业化方向是新能源电力行业,该行业具有业务期限长、投资金额大、设备资产占比高、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等特性,与租赁产品非常契合。为了和银行形成差异化竞争,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项目范围已逐渐由大型地面集中式电站拓展到工商业、户用分布式电站,华夏金融租赁公司、中信金融租赁公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除了绿色租赁外,有的产业系金融租赁公司凭借股东资源优势,形成“产融结合”的专业特色,比如,中铁建金融租赁公司建立了工程装备(如盾构机)租赁业务体系,中车金融租赁公司着重在轨道交通、铁路装备等产业上布局。

  金融租赁公司转型发展的驱动因素

  转型能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租赁公司作为融资租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通过转型发展加快回归以融物为核心的租赁业务本源,将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一是融资租赁与实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融资需求紧密结合,在期限上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更匹配,通过为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降低企业的流动性压力;二是融资租赁的交易过程是一个从金融资本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再到资金偿还的循环,由于直接对接设备需求,不会发生资金空转和过度融资,避免了其他金融产品容易发生的“脱实向虚”问题;三是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对租赁公司的风险起到一定的缓释作用,因此相较于银行信贷产品,融资租赁交易一般对担保品的要求更少、审批更灵活便捷、融资条款个性化强,可解决一些缺少不动产押品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四是金融租赁公司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需要,在开展业务时会倾向于选择未来流通性、保值性好的租赁物,因此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符合未来产业调整和升级方向的设备会更受欢迎,间接推动了实体企业的设备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监管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回归本源,聚焦主责主业

  近两年,监管机构接连发布重磅文件,督促金融租赁公司突出特色、清晰功能定位。2022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合规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2号文”),专门指向金融租赁公司偏离融物本源、忽视租赁物合规管理和风险缓释作用、存在以融物为名开展“类信贷”业务、虚构租赁物、租赁物低值高买、涉嫌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问题。“12号文”重点对构筑物类租赁物进行了严格规范,将之前行业内常用的如道路、管网等租赁物列入禁止类租赁物,并对金融租赁公司设置了三年压降要求。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通知》,对金融租赁公司提出了多项要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要求金融租赁公司“突出金融租赁特色,回归以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加强租赁物适格性管理”,规定“古玩玉石、字画、办公桌椅、报刊书架、低值易耗品”“乘用车以外的消费品”为禁止类租赁物;严禁新增非设备类售后回租业务;要求金融租赁公司优化业务结构,鼓励开展直租业务,设定了三年过渡期,力争在2026年实现年度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50%。

  转型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一是通过转型增强市场拓展能力。监管环境趋严导致合规的“类信贷”业务不断减少,当前金融租赁公司普遍面临“资产荒”的难题,短期可以以利润换规模,但长期来看,只关注传统业务将会走入困局。国内经济正在向制造强国、数字经济方向转型,此外我国正在步入设备更新的新一轮周期,这些都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金融租赁公司应该主动拥抱转型,创新业务模式,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市场拓展和盈利能力,保障公司的稳健发展。

  二是通过转型加强风险控制能力。传统业务的关注重点在承租人和担保人的信用情况,租赁物往往不具备真正的信用风险缓释作用,即使项目发生风险,也很难进行有效处置与管理。但通过回归本源,租赁物将成为交易风险的重要保障,尤其在经济下行期,承租人的核心设备能有效缓释项目风险,而且针对租赁物的管理和监控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信用风险变化的监测,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是通过转型打造长期竞争力。由于自身特色不突出,租赁行业不仅存在内部竞争,还要面对和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租赁公司的资金来自于银行,其资金成本一般高于银行,且提供产品单一,在和银行竞争时并不具备优势。金融租赁公司虽然在资金端具有明显优势,但往往受母行经营风格影响,业务的信贷色彩更加浓厚,规模导向更强烈,导致其业务模式和利源结构更单一,面临的市场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通过长期专业化、差异化的经营,金融租赁公司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行业才能重塑形象,保障未来的稳健发展。

  对金融租赁公司转型的建议

  当下,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微观主体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监管合规要求不断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要生存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加快转型。笔者建议金融租赁公司的转型发展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以支持实体经济为目标,以创新为驱动力,立足本源,聚焦细分领域,培育专业化能力,打造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真正统一思想,形成高度共识

  统一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形成共识后才能将战略推进实施。统一思想的范围不只包括业务条线,还要包括风控等所有中后台部门;不只包括制定战略的管理层,还包括所有工作层,甚至还要取得股东集团的支持。转型发展需要打破传统模式和惯性思维,通过全员宣传动员形成浓厚的转型氛围,更重要的是要把转型落实到每一次的项目讨论、行业研究、流程梳理、考核方案制定等日常具体工作中。当转型已势在必行,金融租赁公司必须真正放弃幻想,下定决心苦练内功,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上下齐心做好长期艰苦奋斗、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准备。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专业化方向

  第一,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金融的宗旨,金融租赁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之一责无旁贷。金融租赁公司应重视发展战略的政治性、人民性,从国家政策导向去挖掘市场机遇,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中寻找转型方向。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为金融租赁公司未来如何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

  第二,转型方向要尽可能围绕租赁物,利用租赁公司的物权优势,从租赁物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价值挖掘,打造区别于银行的资产经营能力,服务设备更新换代、产业转型升级及实体经济发展,全面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金融租赁公司的金融属性、融资能力强,但租赁物管理和处置能力天生较弱。在这方面,笔者有两个建议。一是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成为金融租赁公司特别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学习对象和借力渠道。一些专业化融资租赁公司,如中电投融合租赁、中集租赁、申能租赁等具备较强的产业经营能力;远东租赁、平安租赁等融资租赁公司市场化发展多年,机制灵活,在产业经营、租赁物管理方面有很多先进的模式。二是与设备厂商建立合作,深入开展设备直租、经营性租赁业务。合作方不只限于制造企业,设备经销商、EPC承包方、系统集成商等都可以作为厂商租赁模式的合作机构,合作方可以按照金融租赁公司的风控标准,为其带来批量、持续性的业务;金融租赁公司又可以为合作伙伴的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总之,金融租赁公司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充分取长补短,将双方资源融会贯通,也能成为重要的转型方向。

  第三,行业已经实施或正在尝试的转型方向不少,也比较透明,多数金融租赁公司的转型方向都集中在机船车、新能源等,热门的转型方向已经供过于求。如果后发的金融租赁公司一味跟风,很难培养专业能力、形成特色竞争力,转型的关键在于结合自身实际找到适合的转型路径,特别注意错位竞争,避免盲目跟风。

  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助力企业成功转型

  专业化转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选定方向之后,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风险评审、资产管理、科技系统、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的制度、流程、人力、技术等作为保障。

  风险管理思路配合业务转型。金融租赁公司如果要成功实现以“融物”为核心的转型,就要逐渐建立以租赁物为核心的风控体系,在风控思路中关注租赁物产生现金流的能力、监控和处置难度、通过残值变现缓释项目风险的能力、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除机船车之外,大部分设备的专用性强、通用性不高,金融租赁公司需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解决租赁物处置难度大的难题。一是尽量选择完整的整套设备,如整个生产线设备,便于整体处置;二是设备作为租赁物之外,同时增加股权质押、收费权质押、土地厂房抵押等担保措施,实现项目闭环运行;三是通过业务聚焦重点领域,培养公司经验和资源,逐渐熟悉设备交易渠道、价格水平、客户需求等,建立或融入租赁物流转生态圈,加强租赁物处置和经营能力。

  如果确实无法从租赁物管理角度实现风险缓释和化解,风险管理的重点可以放在以下方面:一是利用租赁产品更灵活的特点,将项目期限、还款方式、业务模式等要素根据行业和客户特点量身定制,在贴合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更好的风险控制;二是对目标行业深耕细作,提升对行业的了解程度,提高对行业和客户的风险判断能力。

  此外,为提升转型效率,建议金融租赁公司让业务团队、评审团队、资管团队开展小组式、联动式研究,从全流程参与的角度开展创新工作,尽早形成共识。

  以数字化赋能专业化转型。金融租赁公司的未来转型一定离不开金融科技手段的帮助,重点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实现主要业务金融场景的线上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以下场景可作为参考。一是提升运营管理降本增效,利用金融科技将包括业务全流程操作,反洗钱、关联交易等内控合规,财务账务处理、报表报送等后台管理全面线上化、自动化,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二是拓展网络化获客渠道。通过构建移动营销系统,提升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和快速服务能力。三是建设智能风控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建设风控模型,对客户进行风险画像,评估其信用能力,提升审批的质效水平,当客户指标出现劣变时能进行风险预警。四是搭建智能租后监控平台,除传统的工商、司法、征信数据外,采用远程监控技术,实现租赁物的线上管理,并通过租赁物监控反馈的数据,侧面了解承租人经营情况。

  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转型成功

  一是引进和培养并重,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引进专业化人才见效快,可以包括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租赁行业人员和产业内对设备或行业熟悉的技术人才。通过培训、实践等多元化方式提升员工能力,尤其注重培养产业和金融、业务和科技复合型人才。二是绩效考核中要对创新业务进行倾斜。薪酬和考核体系是工作额指挥棒,要和公司转型战略保持一致。为鼓励发展目标业务,给予转型业务充足的发展空间,建议对新业务的规模、利润等指标进行差异化考核,对其出现逾期和不良有一定容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