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解散了。

  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日前发布公告,宣布已批复同意北京中港锦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源融资租赁公司”)解散。

  工商信息显示,锦源融资租赁公司为外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注册资本1亿美元,由锦源企业(中国)有限公司100%持股,业务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租赁交易咨询和担保等。

  《金融时报》注意到,锦源融资租赁公司的母公司锦源企业(中国)有限公司旗下还曾全额持股另一家融资租赁公司——锦源(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于天津,已于2019年12月注销。

  近一段时间,融资租赁业重整步伐加快,空壳清退或主动解散的机构并不在少数

  今年1月,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还批复同意铂恒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解散申请。据了解,该公司也为外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由中国元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该公司已于3月完成注销。

  就北京一地而言,根据2024年2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北京市融资租赁公司名录》,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为156家,相比2023年11月公布的版本,减少了20家。

  另根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深圳市部分融资租赁公司退出相关行业的公告》,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期间,深圳市已有589家融资租赁公司通过注销、吊销、除名、撤销、变更名称和(或)经营范围退出融资租赁行业。

  而广东一批融资租赁公司也或将面临清退。近期,根据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披露,全省(不含深圳)监管评级C级以上的已公示企业仅为41家。C级以下的一些经营不善、空壳失联公司将加速退出。

 业内人士表示,融资租赁公司选择解散或者退出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部分机构业绩承压甚至出现较大亏损,抗风险能力不足,经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随着严监管、强监管,一些存在违规经营或者转型不力的融资租赁公司,无法适应和满足监管新要求。还有一些公司因股东出于合规和业务调整的原因,会主动清理非核心金融资产,将资源和精力聚焦主责主业。另外,已无法实质性开展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也会选择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