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阶段性将汽车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下调至0。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按一定比例存放的现金储备,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流动性。汽车租赁公司虽不属于传统金融机构,但由于其业务涉及资金运作和风险管理,因此被纳入银行业监管范畴。金融租赁公司则是指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设立、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按规定需缴存存款准备金。

  笔者认为,央行此次对这两类企业实施定向降准,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及民生相关领域,此次降准有助于增强其资金供给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撑中小企业发展并满足民生需求。

  二是强化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降准后,汽车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降低,可释放更多资金用于采购车辆,尤其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车型,从而刺激汽车消费。同时,降准以后,租赁公司可为消费者提供更灵活的金融方案,如调整首付比例、贷款期限和利率等,降低用车门槛,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此外,融资租赁模式能加速车辆更新迭代,间接推动“以旧换新”进程。

  三是助力汽车产业升级。政策对汽车租赁及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支持,也将间接惠及汽车生产企业,帮助其在生产规模、研发投入及产业升级等方面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总之,短期来看,此次定向降准将显著改善两类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激活租赁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据笔者估算,此次政策预计可以释放超过500亿元的资金,可撬动6-7倍甚至更高的新租赁合同规模。同时,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有望下降0.5-1.2个百分点。部分具备较强业务拓展能力的行业,如“租赁+保险”“租赁+碳金融”等,或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此外,降准还可能推动租赁企业在AI、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场景创新。

  长期来看,存款准备金率归零后,也需警惕一些潜在风险,加强相关监管。例如合规性风险,包括资金是否被挪用、期限是否错配等问题。此外,头部企业可能凭借更强的风险应对能力加速抢占市场份额,需防范行业过度扩张带来的市场失衡风险。

  作者张毅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