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公交行业,杭州公交的地位和影响堪比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近几年,“公交优先”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有力地推进了杭州公共交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乘车条件。
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是杭州主城区惟一一家公交企业。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拥有5500多辆公交车,日平均客运量达260余万人次,日平均行驶里程超过100万公里。该公司科学技术信息部经理章贤春告诉记者:“目前,杭州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比率预计为24%。”
购车标准“三大”“三低”
章贤春告诉记者,1993年,杭州公交公司只有1000多辆车,全部配装汽油发动机,而且没有一辆车带空调,更谈不上采用低入口和低地板结构。1995年,杭州公交公司的第一辆空调车投入使用。2002年,他们向大金龙采购了第一批低地板公交车,2004年又在国内率先采购低入口公交车。如今,在杭州公交公司的车辆中,空调车已达83%,低地板和低入口车辆占总量的约1/3。
近10年是杭州公交公司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加快改革、建设现代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重要时期。10年来,他们不断更新观念、加快发展,一改过去仅靠政府有限的财力投资购车的单一方法,通过内部挖潜、对外贷款、分期付款、广告经营权转让和融资租赁等手段,多渠道筹资购置车辆,最大程度地优化老线路、新增车辆、开辟新线路。通过不断探索,他们逐步确立了车辆采购的“三大”(大容量、大功率、大采光)、“三低”(低地板、低能耗、低排放)标准,组织开展市民投票选择公交车型的活动,使杭州公交车辆越来越舒适。
知名品牌车型是主流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细节,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还是近几年,国内知名客车品牌产品始终是杭州公交采购的重点。
上世纪80年代左右,杭州公交公司曾组装生产 “先飞”牌客车,先飞“641”、“661”、“141”、“171”四款车型逐步成为杭州公交的“当家车”。章贤春说:“上世纪90年代,常州客车厂生产的长江客车逐渐显示出竞争力,成为当时杭州公交的主要品牌。”
随着常州客车厂经营陷入困难,从2004年开始,长江客车开始逐渐淡出杭州公交。大金龙、黄海、宇通等生产的公交车逐渐进入杭州市场,替代已经进入报废期的长江客车。
章贤春告诉记者:“在客车品牌构成方面,近几年,‘三龙一通’和黄海客车的保有量逐渐增多。目前,我们有大金龙客车近1000辆、宇通客车600多辆。我们2007年采购的1000多辆公交车中,还包括厦门金旅客车150辆,东风杭汽客车100辆。”
杭州公交公司非常看重产品的综合性价比。章贤春告诉记者:“国内某品牌公交车虽然性能不错,但价格偏高,所以在杭州的保有量比较少。”
新能源客车要占10%
由于杭州地区天气炎热、潮湿,杭州公交公司计划在几年内将空调车的比例提高到95%以上。
对于车辆品质的要求,章贤春概括了几点:“首先,车辆防腐性能要好;其次,由于杭州冬天较冷、夏天很热,新增公交车辆要全部安装空调,且空调风道设计要合理;再次,新增车辆必须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设计人性化。”
为了便于维修和管理,杭州公交公司集中采购空调、缓速器等部件,安装在新购车辆上。
近几年,杭州公交公司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了方便乘客,他们在国内率先应用了LED电子路牌,又在运营车辆车头和右侧应用汉化走屏式电子路牌。同时,建立和完善了预防性维护制度,落实定期检测制度,促使运营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两年来,杭州公交公司运营车辆故障间隔里程大幅提升70%,运营故障车辆平均抢修时间缩短30%,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运营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减少了故障运营车辆对乘客和道路的影响。
根据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发展规划,在已有2条快速公交线基础上,当地正加快其他7条快速公交线的规划与建设,力争到2010年,使杭州初步构成以快速公交线为骨干,普通线为主体,专线、夜间线、小区巴士等特色线为补充的公交线网,使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到35%以上。
章贤春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已经将油电混合、液化天然气、电电混合、纯电动和高性能柴油等五款新能源环保公交客车进行了公开展示和试验运行,征求市民意见。首批45辆油电混合动力客车即将投入线路运营,力争到2010年,使杭州公交混合动力等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