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中小企业租赁都将是我们的重点业务之一。”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丛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07年,银监会颁布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银行获准涉足租赁市场,由此开启了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新时代。近年来,不少金融租赁公司把目光瞄准了中小企业融资,而在他们眼中,中小企业融资是一片真正的蓝海。
立足资产信用
金融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的优势如何?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来拓展融资渠道?这些都成为众多中小企业极为关心的话题。
对此,丛林给出了金融租赁行业最为简单化的理解:由金融租赁公司出资购买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企业按期支付租金。在这种模式中,设备所有权归租赁公司,企业享有设备使用权。租赁到期后,企业既可以购买设备,也可以将设备交还给租赁公司。如果出现企业违约或破产,租赁公司可以取回设备以保障自身权益。这就是金融租赁公司的运作模式。
在丛林看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主要是缺乏合适的机构和金融产品。“在直接融资市场,无论是股票公开发行、私募股权投资还是发行企业债券,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都因门槛太高、筹资成本不可控或行政审批等原因而遥不可及。”不仅如此,在间接融资市场,主要是银行信贷市场中,中小企业也面临重重壁垒,银行的信贷资源纷纷投给了大型的国有企业或有政府背景的大项目。
而金融租赁立足于“资产信用”,以设备未来使用时产生的现金流为主要还款保障,不过分依赖企业信用历史和信用评级,这就使得一些信用状况一时不易鉴别的新企业或中小客户可以享受到融资服务,获得发展的机会。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与银行相比,金融租赁的优势在于与银行和厂商的三方合作。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融资成本的降低。
工银租赁从2010年起开展中小企业租赁业务,2011年推出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租易通”产品采取了两种业务模式:一是与工商银行集团合作推出的代理中小企业设备租赁业务,可以发挥工商银行网点分布与数量优势,扩大了中小企业服务面,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二是与制造商合作的厂商租赁业务。丛林介绍说,厂商租赁的优势是能借助制造商的营销渠道和客户基础,由制造商归集终端客户的采购和融资需求,打包向租赁公司提交融资申请。
截止2011年年底,工银租赁中小企业客户已占其全部客户总数的70%,累计发放租赁款80多亿元。工银租赁还分别与浙江、江苏省金融服务办签定了100亿元中小企业租赁的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3年,中小企业租赁都将是工银租赁的重点业务之一。
而在丛林看来,这种模式的优势则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幅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对中小企业租赁业务中交易模式、合同格式、流程设计的标准化设计,中小企业设备租赁成为批量复制的标准化产品,显著降低了融资价格。同时工行各地支行、各制造商也可根据不同中小企业客户的特点,在租赁交易结构和价格方面进行灵活安排,从而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实现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相对于从民间融资而言,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另一方面,有力控制了中小企业租赁业务的风险。比如,在设备上安装GPS,厂商可以跟踪设备情况;中小企业租赁客户的营销、租前调查、租期管理均委托给工行或制造商当地客户经理进行,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厂商租赁业务通过制造商租赁回购担保和残值保证,降低了租赁公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