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船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公司——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1101.HK,下称“熔盛重工”)如今面临着较大的危机。
熔盛重工昨日公布的2013年全年业绩令人大跌眼镜:该公司营收为13.4亿元,比2012年同期的79.6亿元减少了83.1%,其经常性大额拨备额提高到了57.3亿元,核心造船板块内的手持订单收入也明显减少,公司亏损高达86.8亿元。
另一方面,熔盛重工的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总额为224亿元人民币,而对比实际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7亿元,这一负债显得过高。
让熔盛重工更加艰难的,不仅仅是收入的不足和拨备的大幅度提升,还有现金流的紧张。目前,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仅只有1.17亿元,而去年同期则是21.43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实际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总额是224亿元,其中在12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借款、融资租赁负债为137.13亿元。
为了减轻流动性压力,熔盛重工在3月与逾10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署协议,将银行信贷额度的还款及续贷期限延长至2015年年底。与此同时,熔盛重工还获得了大股东的资金支持以及投资者的可换股债券融资。
造船业或迎转机
在2013年全球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熔盛重工采取了相对稳健的接单策略,舍弃了部分价格过低的订单。
尽管去年航运业经营惨淡,但近日新船交易量稳步增长,船东购船意愿开始恢复,新造船市场也趋于活跃。熔盛重工预计,造船业已经告别寒冬。对于今年的造船行业情况,熔盛重工表示,整体造船市场已经见底企稳。
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行业恢复的关键除了订单量增加,还在于对新船价格的高低,熔盛重工主动舍弃价格过低的订单,并主动在现有造船订单上争取更好的付款条件,也是在为未来更好的财务表现做准备。
根据中船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中国前两个月的新船订单和手持订单大幅增长,新船订单为1808万载重吨,按年升259%,同时截至2月底,手持订单为1.5亿载重吨,比去年年底再增加10.6%。船价未来或将回稳,摆脱过去两年新增订单毛利率低下的情况。
前述业内人士对记者称,考虑到大额拨备为熔盛重工在今年减轻了包袱,同时由于造船业在今年已有复苏的迹象,熔盛重工的财务状况仍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