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租赁业务历来被视为租赁业“皇冠上的明珠”,是租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效益、创造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的成功路径。

纵观全球领先的数十家租赁企业,基本是以航空租赁业务为主。十多年前,中国的租赁同行们还仰视着当时的飞机租赁巨头ILFC、GECAS这些公司。随着中国租赁业的复兴和崛起,国内有实力的金融租赁企业、融资租赁企业,依托中国的开放政策和资本实力,逐步进入到租赁业的高端市场----国际航空租赁市场。今天,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国的一批有实力有远见的租赁企业,包括渤海租赁、工银租赁、国银租赁、中银租赁,通过开展航空租赁业务已经跻身于全球领先的十大租赁企业之列,中国的租赁企业已经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与国际一流飞机租赁公司比肩作战。这不仅为中国的租赁企业创造世界级品牌探索了成功的经验,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租赁市场、航空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使得中国整个飞机租赁行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正因为如此,航空金融市场也受到了中国更多的有实力、有远见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上述所提到的渤海租赁、工银租赁等中国租赁企业国际航空租赁业务的开展,国际航空租赁企业的并购,正是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中国大型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中国租赁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形成了几种成功合作的模式。

“工银模式”,如工银租赁、国银租赁等一批租赁企业,依托银行背景和信用,与国内大型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获得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迅速形成市场规模和影响力,短短数年晋身世界前列。

“渤海模式”,如渤海租赁,依托航空产业背景和专业能力,在国内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的支持下,积极开展跨境兼并收购,从而迅速位居全球租赁行业领先地位。

国内主流金融机构与租赁企业积极创新、深度合作,不仅为中国租赁企业航空租赁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为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航空金融业务竞争,提升全球金融市场影响力,打造国际航空金融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

越来越多的国际一流航空租赁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合作,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国际航空金融市场上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填补了以往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航空金融市场的空缺。这无疑为中国的租赁企业和金融机构创造了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可喜局面。

事实上,国际航空金融业务早已经成为了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之一。欧洲、美国、日本的航空租赁业发展的过程中,租赁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航空租赁企业专注的市场拓展能力和专业化的资产管理能力,为金融机构创造了巨大的、稳定的市场需求,以及安全可靠的资金投放渠道,航空租赁企业多样性业务需求和长期性的资产经营与管理需要,也为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如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利率管理、汇率管理等诸多长期多样性的金融市场业务资源。在此过程中,如欧洲苏格兰皇家银行、日本的三菱银行、美国的富国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与国际一流的租赁企业深度合作,在国际航空金融市场形成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国际航空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和主导权。

早在2001年,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就开始涉足航空租赁业。随着其航空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2004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其航空金融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RBS航空资本。2005年,RBS航空资本的机队规模就突破了200架,并开始通过法国图卢兹和美国西雅图的办公场所组建全球的航空金融业务网络,在国际航空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日趋强大。2007年,RBS航空资本将其业务扩展到了东南亚地区。此后,着眼于中国民航业务的飞速发展,2009年,RBS航空资本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并于同年完成了首单出口金融交易,率先布局中国航空金融市场。RBS航空资本给苏格兰皇家银行带来了丰厚的盈利,并因其专业性蜚声全球航空金融领域。正因为如此,2012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出售RBS航空资本时,受到了众多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青睐与竞购,最终,三井住友银行集团以当时航空租赁业最高价73亿美元成功购得RBS航空租赁业务。收购后的三井住友航空资本(SMBC Aviation Capital)也由此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租赁公司之一。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也非常重视国际航空金融市场。凭借其金融强项和全球覆盖的优势,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与国际航空领域深度合作,向机身和引擎制造商、航空公司、飞机租赁公司,以及航空业投资者提供多种金融解决方案,包括贷款、保险、出口信用、组合融资、结构性资本市场业务、资产证券化等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空金融品牌。2015年,MUFG航空服务团队以全球协调者和账簿管理人的角色为英国航空公司提供了17.5亿美元的循环信贷,获得了《航空金融杂志》评选的“2015年度企业贷款交易”奖。2016年,MUFG在深耕亚洲和欧洲航空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将其航空金融业务扩展到了美国,在美国开设机构为美国的航空公司、飞机租赁公司和其他公司购买飞机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结构。

富国银行以其迅猛的零售银行业务和房贷业务闻名,由于意识到全球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航空金融市场对自身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富国银行在2010开始涉足飞机租赁领域,同年与ALC(Air Lease Corporation)完成了其首次飞机抵押融资。其后更是在2011年与2012与其他两家国际知名飞机租赁公司Avolon与AWAS进行过合作。为深耕飞机租赁领域,发展自身的飞机租赁业务,2012年,富国银行曾参与竞购RBS航空资本,但败给了三井住友银行集团。随后,富国银行与国际知名飞机租赁公司Avolon合资成立了一家租赁公司(Avolon Capital Partners,ACP)。通过不断深入飞机租赁领域与各大飞机资料公司合作,富国银行一方面降低了房贷业务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快速获得了专业化的飞机资产管理能力和国际航空金融市场拓展能力,在国际航空金融市场上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目前,富国银行拥有一支专业的飞机金融队伍,其中很多人员具备2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飞机金融服务,包括中期融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贷款、进度支付、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咨询、飞机保险、租赁与国际航空融资、二手飞机融资等。

近些年来,虽然国内金融机构与中国租赁企业合作的案例和模式越来越多,但大多数还停留在简单的信贷融资的层面,租赁企业局限于自身资本实力和金融市场运作能力,其专业的航空租赁市场拓展能力和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难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时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而金融机构由于难以迅速建立航空租赁资产的专业评估能力和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而难以深度参与航空金融市场的竞争和品牌的建立,同时无法分享更大的航空金融市场的资本收益。因此,中国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与国际国内一流航空租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共赢,无疑成为双方的共同需要。

我们经过对市场的研究和借鉴国外成功的合作模式,特别是结合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开放与金融体制的改革,经过长达两年的探索和创新,成功创造了新的“合作共赢”的模式。

全球航空金融市场、特别是中国的航空金融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市场,从全球航空运输业未来的发展重心东移这个趋势来看,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未来必将成为国际航空业的一个重要中心。波音2017年市场展望报告中指,未来20年全球需要41030架新飞机,价值超过5.9万亿美元,其中仅亚太地区就需要超过16000架,到2026年,中国航空租赁市场将达到1000亿元美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潜在市场;未来20年内,中国将需要超过6000架新飞机,市场价值近9000亿美元。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商机,航空领域金融需求将更加旺盛,中国飞机租赁行业资本运营和资产整合空间巨大,可以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租赁企业和金融机构进入到这一市场中来分食这块大蛋糕,中国的航空金融业将迎来大量的机会,继续拓展中国航空金融市场将是行业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深层次、大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整顿,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回报率下降,特别是近期涉及100万亿的资管新规的出台,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大量的资金在寻求高质量、高收益、安全性强的投资标的,而境内回报率高的优质投资项目较为贫乏,“资产荒”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随着美国加息和美元走强中长趋势的确立,境内外资金利差不断收窄,再加上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租赁企业和中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参与全球航空金融业务的外部大环境比起前些年来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因此,前十余年租赁企业和金融机构依托资产泡沫和基础设施投资市场的发展模式已时过境迁,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将更加规范审慎,对优质基础资产的需求也将增大。在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政策调整的窗口期,部分行业,例如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基础设施租赁等,都或多或少遇到了问题,但飞机租赁业务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也没有出现不良资产。飞机租赁资产的价值很高,又能带来定期、可预测的现金流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具有安全性强、流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使得飞机租赁资产成为很好的投资标的和资产配置种类。专业化、规范化、成熟化、国际化的航空租赁与航空金融业务将成为中国租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新的业务方向。

大型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通过与中国租赁企业深度合作,可以获得优质的飞机资产标的,迅速掌握飞机租赁资产的投资、管理能力,在快速做大规模的同时,提升在国内外航空领域内的影响力,对于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航空金融品牌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与飞机租赁公司合作,通过开拓新的市场和新的模式来保持竞争优势,也扩大了金融市场业务资源,提升了持续盈利能力。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金融机构与国际国内一流租赁企业“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模式,将吸引越来越多,包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和青睐。通过与国际、国内一流的租赁企业的深度合作,使这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更加安全迅速地参与到国际航空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可靠迅速地形成航空金融资产的市场经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更加便捷迅速地培养航空金融市场的人才队伍,从而在打造出中国全球一流的航空租赁企业和航空租赁品牌的同时,也迅速打造出全球领先的航空金融服务机构和航空金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