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中国租赁蓝皮书》中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8000亿元,比年初的7000亿元增加约1000亿元,半年增幅达14.3%。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与此同时,我市首家本土融资租赁公司也在紧张地筹备中,不久将在晋江正式成立。“只付两三成的金额,企业就能在几年内拥有自己看中的机械设备,使用后可以通过折扣的形式回购该设备,也可以换租新设备,实现技术升级。”融资租赁,开始在我市兴起。
融资租赁方兴未艾
据了解,融资租赁是由承租人指定设备及生产厂家,委托出租人融通资金购买并提供设备,由承租人使用并支付租金,租赁期满由出租人向承租人转移设备所有权的租赁形式。在租赁期结束后,承租人象征性地交付一些价款,即可取得设备所有权。
“通俗点说,融资租赁就是企业‘借鸡生蛋’或者‘卖蛋取鸡’。”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形容,对于一些经营状况良好,但资金不足的企业而言,可以借融资租赁这只鸡,获得扩充产能的设备支持。
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是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美国30%以上的设备投资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完成,日本及欧洲等发达地区均在15%至30%之间。而我国融资租赁的渗透率还只有5%。
这几年,融资租赁在中国迅速崛起。据统计,2007—2008年,国内融资租赁总额由原来的500亿—600亿元上升到1550亿元;到2010年底,融资总额已达7000亿元。全国在册运营的融资租赁公司约210家,比年初的181家增加29家;其中多数是外商投资企业。
助力技术设备更新
“银行信贷增长规模受限,用于设备采购的项目类贷款基本贷不出来,部分中小企业贷款客户必然会转向融资租赁公司。”我市一纺织企业负责人陈先生表示,在租赁业兴起的时代,飞机可以租赁,复印机也可以租赁。对企业而言,更关注的是机会成本。融资租赁一方面通过回租业务,为中小企业现金流提高保障,另一方面又通过提供直接租赁,让企业实现技术改革和设备更新。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风险也可控:一旦收不到租金,设备余值还在,不会有100%的损失。
“今后融资租赁业务将更灵活,不单局限在设备上。”即将在晋江开业的一家租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女士表示,怎样支付租金,设备可以使用几年,这些具体条件还有待商榷。
如一家民营企业因业务拓展,须购买一台2000万元的设备。选择融资租赁后,这家企业只需支付400万元—800万元的资金,就可以获得这个设备若干年的使用权。
据了解,一般设备的使用周期为8年,企业须花费20%—40%的资金获得该设备的使用权。等到8年后,又是一轮新的设备升级,企业可选择以折扣的形式回购该设备,也可以继续寻找新的设备租用,完成技术升级。
相关市场有待挖掘
日前,泉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设立融资租赁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融资租赁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好途径,但事实上,融资租赁在泉州乃至闽南地区都未真正流行,使用融资租赁的企业屈指可数,即使采用这一方式的企业,企业主的心里还是有顾虑。“毕竟,多数企业习惯了掏钱买设备,对于‘租’设备,还需要花时间去了解。”
据悉,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融资租赁较闽南火爆许多。一方面,上海和天津等地对融资租赁行业有许多优惠政策,所以融资租赁公司更愿意在这些城市落户;另一方面,这两大区域以国有企业为主,工业发达,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大,因此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也就多。
此外,融资租赁的技术风险也是企业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据悉,在融资租赁合同中,企业须对租赁设备的性能等有一定的预估,以确保该设备能够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利用融资租赁获得设备使用权的企业,应尽可能了解设备在租赁期间的保养、期满后的处理等问题,明确企业的义务和权利,避免纠纷。